小麦灌浆期死穗急救指南:三招农药组合拳保收成

“早上巡田发现麦穗发白,老张头急得直拍大腿!” 这场景在豫北麦区年年上演。灌浆期死穗就像给麦田判了"缓刑",轻则减产10%,重则颗粒无收。今儿咱们就掰扯明白,不同死穗症状该用啥农药抢救,手把手教您打好这场"麦穗保卫战"!
场景一:赤霉病爆发
症状识别:麦穗呈枯褐色,籽粒表面有粉红色霉层,像撒了辣椒面(多雨潮湿时易发)
推荐组合:

- 丙硫菌唑+戊唑醇(30%浓度,亩用40ml)
- 优势:专杀赤霉病菌,兼防纹枯病
- 用法:晴天上午10点前施药,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 氰烯菌酯+戊唑醇(48%浓度,亩用50ml)
- 适用:已出现霉层的重病田,特效成分穿透性强
补救要点:
- 立即清理病穗装袋带出田外
- 喷药后6小时遇雨必须补喷
- 配合0.2%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增强抗性
场景二:茎基腐病突袭
症状识别:整株枯黄,茎基部发黑腐烂,拔起麦秆有腐臭味
特效配方:
- 氟环唑+咯菌腈(16%浓度,亩用40g)
- 优势:双管齐下杀灭病菌,阻止病害蔓延
- 唑醚·戊唑醇(返青期预防用药,亩用20ml)
应急方案:

- 发病区划隔离带防止扩散
- 每亩追施尿素5kg+磷酸二氢钾200g兑水灌根
- 无人机飞防时添加有机硅助剂,提高药液渗透性
场景三:干热风+病害混合打击
双重症状:麦穗发白+叶片卷曲,籽粒干瘪如芝麻
三合一套餐:
杀虫剂 | 杀菌剂 | 叶面肥 | |
---|---|---|---|
配方A | 吡虫啉20g | 戊唑醇15ml | 磷酸二氢钾150g |
配方B | 苦参碱30ml | 丙环唑10ml | 氨基酸水溶肥100ml |
操作口诀:
"早上十点前打药,避开高温防烧叶
兑水要足三十斤,喷头压低走Z字
三天连喷保药效,干热风来也不怕"
农药效果对比表(收藏备用)
赤霉病 | 茎基腐病 | 干热风 | 持效期 | 成本/亩 | |
---|---|---|---|---|---|
丙硫菌唑组合 | ★★★★☆ | ★★★☆☆ | ★☆☆☆ | 10-12天 | 18元 |
氟环唑组合 | ★★★☆☆ | ★★★★★ | ★★☆☆☆ | 14天 | 22元 |
三合一套餐 | ★★★★☆ | ★★★★☆ | ★★★★☆ | 7天 | 25元 |
数据来源:3、7、8田间试验结果

老农私房秘籍
- 药肥混配禁忌:戊唑醇不能与碱性肥料混用,会产生絮状沉淀(可加米醋5ml/L调节PH值)
- 施药黄金时段:
- 豫北地区:清晨5:00-7:00
- 江淮地区:傍晚17:00-19:00
- 药械清洗要点:
- 喷过除草剂的药箱要用洗衣粉水洗三遍
- 喷杆喷雾机每作业50亩更换一次过滤网
二十年植保经验说:
灌浆期死穗抢救要牢记"三早原则"——早发现、早隔离、早用药。碰到持续阴雨,宁可雨中打伞施药也别错过最佳防治期。最后送大家个顺口溜:
"赤霉病,粉红霉,丙硫戊唑是绝配
茎基腐,黑臭杆,氟环咯菌快阻断
干热风,白穗现,三合一套保周全
抢时机,科学用,千斤产量不是梦!"
保准您家麦田穗穗饱满,粒粒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