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杀菌剂到底该用多少?
先说句的话:亩用量差5毫升,效果能差出两成!去年山东老张给小麦打药,按65毫升兑水,赤霉病防住了;隔壁老王图省钱只用了50毫升,结果麦穗发霉亏了万把块。那这个氟唑菌酰羟胺到底该咋用?

根据江苏农业科技报的数据,200克/升的悬浮剂,小麦赤霉病推荐每亩50-65毫升,油菜菌核病也是这个量。但黄瓜白粉病就降到40-50毫升,西瓜更得注意不能超过50毫升。为啥差距这么大?往下看!
二、作物不同用量大不同
作物类型 | 防治对象 | 推荐用量(毫升/亩) | 用水量(升) |
---|---|---|---|
小麦 | 赤霉病 | 50-65 | 30 |
油菜 | 菌核病 | 50-65 | 30 |
黄瓜 | 白粉病 | 40-50 | 45 |
西瓜 | 白粉病 | 40-50 | 45 |
注意看用水量!叶子大的黄瓜西瓜要多浇水,不然药液挂不住叶子。这就跟浇地似的——沙土地要多浇,黏土地得少浇,一个理儿。
三、配药三大黄金法则
① 先母液后稀释
别直接把药倒喷雾器!去年河南李婶图省事,65毫升药兑30斤水直接搅和,结果药渣沉底导致上半桶没药效。正确做法是:先用1升水化开药剂,再加到总水量,跟冲奶粉一个道理。

② 晴天下午最稳妥
上午露水没干别打药,中午太阳毒容易烧叶。最佳时间是下午4点后,叶片气孔张开更好吸收。记得看天气预报,打完药1小时内下雨得补喷。
③ 病害初期赶紧用
这药主打预防,等病害爆发再打就晚了。像小麦赤霉病要在扬花5%-10%时开打,7天后再补一次。河北农科院实验显示,初花期用药防效比盛花期高23%。
四、你可能会问...
Q:亩用量上限65毫升,超了会咋样?
A:轻则烧叶,重则减产!去年安徽有个种植户每亩用了80毫升,黄瓜叶子全打卷,直接绝收。记住:多不等于好,严格按照说明书来。

Q:药液配多了能留着下次用吗?
A:千万别!开封20天后的药效只剩三成。建议现用现配,剩下的药液可以浇菜地边角的杂草。
Q:怎么计算实际用药量?
拿小麦田举例:3亩地需要150-195毫升药。用带刻度的量杯精准测量,千万别拿瓶盖瞎估摸——普通矿泉水瓶盖约5毫升,差个两三盖就是十几毫升。
五、老把式的心得体会
种了二十年地,我算是看明白了:好药还得配好手艺。现在有些年轻人图快,电动喷雾器开最大档呼呼乱喷,药液都飘别人地里了。要我说,打药得跟绣花似的——小麦穗部要重点喷,油菜得对着茎秆喷,黄瓜叶子正反面都得照顾到。

这两年我用氟唑菌酰羟胺有个新发现:搭配丙环唑能省三成药!先正达公司的"麦甜伴侣"就是这个原理,防病谱更广,还能降低毒素含量。不过要注意,整个生长季最多用两次,用多了害虫该产生抗性了。种地就像带兵打仗,得讲究个策略,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