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除草神器草甘膦,当年到底是哪个省最先捣鼓出来的?"别急!今儿咱就扒开农药江湖的往事,带你看看青海老厂子怎么从林区防火道里,种出中国除草剂的扛把子!

一、青海化工研究所的"一扫光"
划重点:草甘膦这玩意儿,最早是给林区防火用的!
1974年黑龙江林区大火烧得人揪心,国家紧急启动"防火道灭生除草"项目。这时候青海化工研究所(1、6都盖章认证)的科研人员,愣是用三个月捣鼓出"一扫光"小样。这玩意儿往勃利林区一喷,好家伙!杂草三天全趴窝,比现在的百草枯还利索!
不过当年可没现在这条件:

- 设备简陋:实验室就几个玻璃瓶晃荡,车间还是用化肥生产线改的
- 原料稀缺:甘氨酸得从上海化工厂千里迢迢运来
- 运输困难:成品用油桶装着,火车咣当半个月才能送到东北
1975-1977年生产对比表
年份 | 产量 | 试验面积 | 成本价 |
---|---|---|---|
1975 | 10升 | 200亩 | 500元/升 |
1977 | 500升 | 5万亩 | 80元/升 |
二、黄金发展期的"三国杀"
80年代草甘膦江湖可热闹了!青海、浙江、湖北三地神仙打架:
- 青海派:靠着老底子搞出甘氨酸法工艺,但污染大得跟墨水似的
- 浙江派:新安化工引进美国IDA法(6实锤),废水能养鱼
- 湖北派:沙隆达闷声发大财,专攻出口赚外汇
举个栗子:1988年全国产量刚破千吨,青海就占了六成!但到1991年,浙江新安的产能直接飙到青海三倍(6数据)。为啥?人家会搞副产物——生产草甘膦剩下的氯甲烷,转手卖给有机硅厂,白赚两份钱!

三、环保风暴下的"大洗牌"
2025年环保部一纸文书(5、6都提过),直接把草甘膦行业按地上摩擦:
- 关停名单:15家小厂子关门大吉,光湖北就倒了8家
- 技术升级:废水处理成本从每吨500涨到2000块
- 价格过山车:2025年2.8万/吨暴跌到1.9万,又涨回2025年的3.5万
这时候青海老厂子犯了难——守着传统工艺就像捧着烫手山芋。隔壁浙江兄弟却靠循环经济杀出重围,把草甘膦、有机硅、氯甲烷三条线拧成麻花,生产成本直降30%!
四、草甘膦江湖现状图鉴
2025最新门派排名(2、3、5综合):

省份 | 现存企业 | 年产能 | 工艺路线 |
---|---|---|---|
四川 | 4家 | 12万吨 | 甘氨酸法 |
浙江 | 3家 | 18万吨 | IDA法 |
湖北 | 2家 | 8万吨 | 改良甘氨酸法 |
青海 | 1家 | 3万吨 | 传统工艺 |
冷知识:现在全国67万吨产能里(5数据),青海只剩个零头,但人家手里攥着1975年的原始配方专利,时不时还能收点技术转让费!
五、灵魂拷问:青海为啥没落了?
Q:最先起家的怎么混成吊车尾?
A:三宗罪跑不了——死守老工艺、环保跟不上、没搞产业链!
Q:现在买草甘膦还要看青海货吗?
A:除非你要复刻70年代配方!现在主流是浙江的"三废零排放"生产线,价格贵点但能过环保检查

Q:青海厂子还有翻盘机会吗?
A:难!除非转型做高端制剂。不过听说他们在搞草铵膦复配,想蹭转基因作物的东风
老手说句掏心话
在农药行当混了十五年的老采购总结:草甘膦这出戏,就是部中国工业进化史!青海就像个倔老头,抱着祖传宝贝不肯撒手;浙江像个精明的生意人,把边角料都玩出花;湖北嘛...咳咳,就像个跟风的小弟。要我说,搞化工还得学浙江人——既要把产品当亲儿子疼,又得把环保当祖宗供着!对了,最近听说青海那家厂子被央企收购了,不知道这波能不能逆风翻盘?咱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