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们村老张把3箱过期除草剂埋在后山,结果导致5亩果园绝收"在2025年全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上,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专家举的这个真实案例,让全场陷入沉思。随着春耕备耕季到来,过期农药处理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过期农药三大危害必须知晓
根据2025年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过期农药属于危险废物。其危害具体表现为:
• 土壤污染:1公斤过期农药可污染10亩耕地,导致农作物重金属超标
• 水源威胁:未密封包装的农药渗透地下水,农业部检测显示此类污染修复成本高达每亩2.8万元
• 人身风险:广西2025年发生的儿童误触事件,直接导致涉事家庭获赔43万元
这些单位必须免费回收
农业农村部2025年最新公布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明确三类责任主体:
- 农资经销商:全国28万家农资店必须建立回收台账,中化集团"绿色农服"项目已覆盖80%县域
- 环保部门:县级生态环境局设有专门危废仓库,江苏如东县去年处理量达132吨
- 生产企业:先正达等头部企业实行"逆向物流",支持扫码预约上门回收
正确处置五步法
笔者实地探访安徽亳州农药回收站时,站长王建国演示规范流程:
① 分类密封:乳油制剂用原包装密封,粉剂装入双层塑料袋
② 信息登记:扫描农药追溯码或手写生产批号
③ 运输防护:不同品类间隔10厘米放置,避免交叉污染
④ 专业销毁:浙江台州采用"高温焚烧+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达标率99.7%
⑤ 获取凭证:农业部推行的电子回收单可作环保核查依据

常见误区警示
• 问:"未开封的过期农药能否稀释使用?"
答:绝对禁止!中国农科院实验证明,过期3个月的毒死蜱分解产物毒性提升17倍
• 问:"自行深埋是否安全?"
答:违法!《固废法》规定个人倾倒危险废物最高可罚20万元
当你在农资店看到"过期农药换新"的绿色标识,或在村委会公告栏发现回收通知时,请立即行动。那些标注着生产日期的瓶罐,承载的不仅是化学制剂,更是对土地和子孙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