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 农药技术 >

用了内吸性农药就真的能高枕无忧了吗?

新手上路最常掉坑的瞬间:举着喷壶追着蚜虫满叶子喷药,结果三天后虫子没死,叶子先黄了。这时候老手就会甩过来三个字——用内吸!但说真的,内吸性农药可...

新手上路最常掉坑的瞬间:举着喷壶追着蚜虫满叶子喷药,结果三天后虫子没死,叶子先黄了。这时候老手就会甩过来三个字——用内吸!但说真的,内吸性农药可不是万能钥匙,去年我家绣球就是信了这邪,吡虫啉灌根过量直接烧成光杆司令...今天咱们就仔细说,那些号称"打一次管半年"的神药到底靠不靠谱?

用了内吸性农药就真的能高枕无忧了吗?

先给小白们划重点:​内吸性农药就像植物疫苗,喝下去能在体内形成防护网。但这事儿分人,啊不,分药!市面常见的主要分三大门派:

第一类:有机磷系老江湖
乐果这名字听着喜庆,杀虫确实生猛。但千万别被它憨厚名字骗了——这货是出了名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我邻居拿它喷樱桃树,结果樱桃还没红,树叶先表演集体跳水。重点记:果树开花前20天必须停用,否则蜜蜂来采蜜就成来送命了。

第二类:新烟碱类小鲜肉
吡虫啉这两年火得跟流量明星似的,确实对蚜虫、飞虱这些刺吸式口器害虫有奇效。但有个反常识的冷知识:这药在低温下效果打五折!上个月倒春寒时我给月季用,虫子活蹦乱跳得跟没事人似的。后来农资店老板支招:水温要调到25℃以上溶解,效果才能拉满。

用了内吸性农药就真的能高枕无忧了吗?

第三类:氨基甲酸酯系扫地僧
仲丁威这种冷门选手,专治各种不服。特别是钻心虫这类躲在茎秆里的老六,灌根后药效顺着导管直捣黄龙。但操作不当就是灾难现场——必须按1:1500兑水,多一克都可能让植物表演"瞬间枯萎术"。别问我怎么知道的,说多了都是泪...

这时候肯定有人要问:这么多类型到底怎么选?给你整个保命对照表:

虫害类型首选农药替代方案死亡倒计时禁忌事项
蚜虫大军压境吡虫啉噻虫嗪3天见效开花期禁用
红蜘蛛游击战哒螨灵螺虫乙酯5天清场高温天慎用
介壳虫堡垒战毒死蜱氟啶虫胺腈7天攻坚多肉植物禁用
地下害虫偷袭辛硫磷氯虫苯甲酰胺10天扫荡蔬菜采收前30天停用

重点来了!内吸药不是免死金牌。像白粉病这种真菌病害,你灌再多内吸杀虫剂都是对牛弹琴。去年我犯傻用啶虫脒喷白粉病,结果霉菌开狂欢派对,叶子直接霉成法棍面包...

用了内吸性农药就真的能高枕无忧了吗?

还有个要命的误区:很多人觉得内吸药能替代预防。大错特错!上个月我给蓝莓提前灌了噻虫胺,结果尺蠖幼虫照样把叶子啃成蕾丝边。后来专家点拨:内吸药防不住咀嚼式口器害虫,得配合触杀型农药搞组合拳。

致命问题:内吸药残留真能撑半年?
农资店老板吹的牛听听就好。实际持效期得看三要素:植物代谢速度、光照强度和用药方式。比如葡萄用噻虫啉,叶面喷顶多管20天,但拌土缓释能撑两个月。最坑的是某些商家把内吸性和内渗性混为一谈——后者只能渗透表皮,跟真正的内吸差了十万八千里。

小编观点:
折腾三年换来的血泪经验:内吸性农药就像抗生素,用对了是救星,用错了是催命符。新手切记三不原则——花期不用、高温不用、混配不乱用。下次看见虫子别慌,先扒开叶子看看是吸汁的还是啃肉的,对症下药才是王道。记住,没有能通杀的神药,就像没有能治百病的仙丹,农药架上的每个瓶子都是特定场景下的特种兵!

用了内吸性农药就真的能高枕无忧了吗?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nongyaojs/19298.html"
上一篇 农药怎么打才能看天吃饭?这些门道比天气预报还准!
下一篇 中生菌素能和戊唑醇混配吗?苹果斑点落叶病难防_混配增效防效提升20%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