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推广使用“立克秀”、“戊唑醇”等药剂拌种,一方面可以杀灭种子上可能带有的病菌,另一方面可以阻止土壤中的病菌侵染。
2.用根保种衣剂包衣。玉米播前按药种1:40进行种子包衣或用10%烯唆醇乳油20g湿拌玉米种100kg,堆闷24小时,防治玉米丝黑穗病,防效优于三唑酮。
3.可用种子重量0.3%—0.4%的三陛酮乳油拌种或40%拌种双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7%拌种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2%拌种,采用此法需先喷清水把种子湿润,然后与药粉拌匀后晾干即可播种。
措施二:实行3年以上轮作调整播期,提高播种质量,适当迟播,采用地膜覆盖新技术。及时拔除新病田病株,减少土壤带菌。
措施三:对有玉米丝黑穗病症状的玉米植株连根砍伐,带出田外集中进行深埋或焚烧。严禁进行沤肥或用作牧草,因肥中或牲畜取食后的排泄物中带菌,会造成来年继续感染。
2、小麦生根用什么药?3%硝钠·胺鲜酯水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就是3%硝钠·胺鲜酯水剂,该药剂是由复硝酚钠和胺鲜酯复配而成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复硝酚钠是一种植物细胞赋活剂,可经由小麦的根、茎、叶,并很快渗透到植物体内,促进小麦细胞内原生质的流动,促进小麦的发根、分蘖和生长;胺鲜酯是一种羧酸酯类化合物,被小麦的茎叶吸收后,通过提高小麦体内过氧化酶及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来促进植株的碳、氮代谢,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对水肥的吸收。二者混合使用,能提高光合作用速度,调节小麦幼苗的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对小麦抗病和增产具有较好的效果。
3、大蒜红锈病需要什么药?对大蒜锈病效果好的农药成分比较多,目前经过田间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类表现最为突出:
1)三唑类杀菌剂,以氟环唑治疗效果最好。在发病初期,使用12.5%的氟环唑悬浮剂15-20ml一桶水喷雾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锈病高发期,建议使用20到30毫升一桶水。另外在发病初期,戊唑醇、丙环唑等也是可以考虑。
4、什么是西红柿叶霉病?怎样防治?番茄叶霉病是番茄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花和果实,常从植株下部叶片向上蔓延。初期在叶片背面出现一些退绿斑,叶背面出现灰白色霉层,后期变为灰色或黑紫色的不规则形霉层,叶片正面在相应的部位退绿变黄,严重时,叶片常出现干枯卷缩。发病严重时霉层布满叶背,叶片卷曲,整株叶片呈黄褐色干枯。嫩茎和果柄受害花易脱落;果实发病,形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斑块,硬化凹陷,不能食用,严重影响了番茄的生长,对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
番茄叶霉病的病原为黄枝孢菌,主要是孢子随气流进行传播,种子也可带病菌。温度9℃到34℃之间,病原都能生长发育,土壤含水量大于70%,温度在20~25℃时发病最为快速。
叶霉病的防治主要以防为主,加强管理措施。一旦田间得了叶霉病,很难进行根除。在每次番茄浇水后,要及时加大通风量,降低田间的空气湿度,可减轻病害的发生。要经常疏理比较密的枝叶,加强田间通风透光,同时要把得病的老枝病叶及时清理出去统一销毁。在番茄种植比较多的地方,尽量联防联治,统一用药,可加强防治的效果。保护地栽培的棚内白天高温时要尽量维持在26~29℃,间隔一段时间可选择晴天中午,密闭棚风口升温至30~33℃,保持2个小时左右,然后及时通风降温,对病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加强番茄的生长管理,保持健壮的植株和生长势也用利于增加抗病能力。
及时用农药进行防治,喷药时要选择晴天上午(冬春)或下午(春夏)用药,喷药要均匀,叶面叶背都要喷,不能只打叶面,很多病害其实是从叶背浸染的。常用的主要有世高、加瑞农、阿米西达、武夷霉素、叶霉净、防霉宝等多种药剂进行喷雾或喷粉,根据说明使用即可。用药要交替使用,连续喷洒2~3次。保护地还可使用百菌灵清烟熏雾剂进行熏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