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 农药技术 >

芝麻苗发黄真是吡唑醚菌酯惹的祸?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吡唑醚菌酯到底是个啥?简单说它就像给植物打疫苗,得在病菌入侵前就筑好防线。去年我在商丘见过厉害的老把式,提前半个月配好0.02%浓度的药液,整...

你家芝麻田是不是也这样?上周还绿油油的苗子,这两天突然像被开水烫过,叶子上冒出一团团黄褐斑。河南周口的张建军蹲在地头直拍大腿:"买杀菌剂时老板推荐的吡唑醚菌酯,不是说包治百病吗?怎么越打药死得越快?"(新手如何快速涨粉的秘诀,可能就藏在这次惨痛教训里)

芝麻苗发黄真是吡唑醚菌酯惹的祸?

​先整明白这玩意是啥​
吡唑醚菌酯听着像化学课代表的名字,其实它就是给植物穿防弹衣的保镖。跟杀虫剂见虫就杀不同,这玩意儿专盯着真菌病害搞预防——好比在芝麻地里布下天罗地网,让病菌压根没机会靠近。

常见三大误区先避雷:

  • 看见白粉病就狂灌药 → 其实已经发病得换治疗型药剂
  • 大中午顶着太阳喷药 → 温度超过28℃容易烧叶
  • 兑水时拿铁桶瞎搅和 → 必须用塑料容器二次稀释

​芝麻三大索命鬼​
上个月安徽亳州三十亩芝麻绝收,农技站老周扒开病根跟我说实话:"九成种植户都栽在这仨病害手里"

芝麻苗发黄真是吡唑醚菌酯惹的祸?
  1. 立枯病:专挑幼苗下手,根茎交界处像被开水烫出褐圈
  2. 茎点枯病:开花结荚期发作,茎杆上密密麻麻的黑点像撒了芝麻
  3. 疫霉病:雨季最要命,叶片背面长白毛比梅雨天返潮还夸张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吡唑醚菌酯到底是个啥?简单说它就像给植物打疫苗,得在病菌入侵前就筑好防线。去年我在商丘见过厉害的老把式,提前半个月配好0.02%浓度的药液,整个生长季硬是没见着病斑。

​实操手册快收好​
新手最容易搞砸的配比环节,记住这个土法子:
取1克吡唑醚菌酯(大概绿豆大小)兑15升水,拿娃哈哈矿泉水瓶当量杯最保险。重点来了——得先往喷雾器加三分之一水,倒药粉时边倒边搅,就跟冲藕粉似的搅出漩涡,最后补足水量。

打药时辰也有讲究:
√ 清晨露水干透后(约7-8点)
√ 傍晚日头西斜时(下午5-6点)
× 绝对避开扬花期(会吓跑授粉蜜蜂)

芝麻苗发黄真是吡唑醚菌酯惹的祸?

拿我家二舅去年试错的案例说事:他非在结荚期把浓度提到0.05%,结果芝麻倒是没得病,可籽粒瘪得跟没吃饱似的。后来农资店老板点破玄机——浓度超了会影响光合作用,这道理跟人吃补药过量一个样。

​救命问答时间​
Q:已经发病的还能用吗?
A:好比房子着火了才买保险,得换成苯醚甲环唑这类治疗剂

Q:能和杀虫剂混用吗?
A:除虫脲、苦参碱这些可以,但千万别碰乳油制剂

芝麻苗发黄真是吡唑醚菌酯惹的祸?

Q:间隔几天打一次?
A:预防期20天补一次,雨季缩短到15天

现在说回开头的张建军,后来农技员在他家药箱发现致命错误——这老哥把吡唑醚菌酯跟代森锰锌混着用了。这两种药就像白酒配啤酒,混着用准上头(专业说法叫拮抗作用)。改用单剂后,新补种的芝麻苗现在蹿到小腿高了。

看着地里绿生生的芝麻苗,我算是整明白了:吡唑醚菌酯就是个看家护院的,得在盗匪没上门前就请到位。那些嚷嚷着"农药不管用"的,多半是自己把防盗门装反了。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nongyaojs/105032.html"
上一篇 丙溴灭多威对人有伤害吗?果农安全用药避坑指南
下一篇 苯醚甲环唑幼果期能用吗?安全用药三大黄金法则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