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人说海参都是药罐子里泡大的,这话可把想入行的新人们吓够呛。今儿咱就掰扯明白——养海参真要成桶成桶倒杀虫剂吗?这事儿啊,就跟炒菜放盐似的,讲究的是个分寸。

一、海参池子里的"虫虫危机"是真是假?
去年我去山东荣成参观,老养殖户王大海指着池底让我看。好家伙!水藻上密密麻麻趴着小白点,他说这叫桡足类虫,三天能啃光半池幼苗。"要搁十年前,早两瓶敌百虫倒下去了。"老王嘬着烟屁股直摇头。
但现在人家有妙招:在池子里养黄花鱼苗。这些小鱼专吃虫子,还能给海参当"活体警报器"——要是鱼开始翻肚皮,立马就知道水质出问题了。
二、不同养殖模式用药量差多少?
1. 传统粗放式养殖(新手慎入!)
- 春秋两季至少泼洒6次杀虫剂
- 每亩年用药成本2000+
- 海参存活率勉强过五成(跟买彩票似的)
2. 生态混养模式(推荐!)
- 混养海蜇吸收富营养物
- 投放益生菌分解有机物
- 年用药量直降七成(大连庄河案例)
3. 深海网箱养殖(土豪专享)
- 靠洋流自然驱虫
- 但前期投入能买三辆宝马
- 适合五年以上的老玩家
三、这些省药妙招你肯定想不到
▶️ 月亮周期法
青岛黄岛区的养殖户发现,趁着满月大潮换水,能把八成的寄生虫冲进大海。这招比啥药都好使,还省了买药钱。

▶️ 以毒攻毒术
福建漳浦人往池子里撒噬菌体微生物,专吃致病菌。就跟请了帮微型保安似的,24小时巡逻查岗。
▶️ 物理防御阵
我在烟台见过更绝的——在进水口装纳米级滤网,连鱼卵都能拦住。虽然设备贵点,但能用十年八年,折算下来比买药划算。
四、新手最容易踩的三大坑
- 见虫就杀(有些虫子其实是海参的饭搭子)
- 乱用抗生素(会把整个生态圈搞崩)
- 跟风买药(不同海域的寄生虫压根不是一码事)
举个血泪例子:2025年莱州湾养殖户老李,看着别人家用硫酸铜效果好,跟着买了半吨。结果虫没杀死,倒把海参刺激得集体吐肠子,直接赔进去三十多万。

说点的话
要我说啊,现在搞海参养殖就跟养孩子一个理——越是精细照料,抵抗力越差。你看长岛那些老把式,人家池子边上特意留片礁石区,专养螃蟹海星当"清道夫"。这法子虽然出参慢点,但品相能卖上价。
去年我去参观的一个生态基地更有意思,他们在池底铺火山岩。这石头自带微量元素,既能抑制病菌,又能给海参补钙。要我说,这可比撒药高明多了。
最后给新人提个醒:买苗种时千万瞪大眼!抗病性强的苗子虽然贵两成,但能省下三成的药钱。记住喽,好苗子才是摇钱树,药罐子可成不了聚宝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