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很高兴能够为您解答
一般情况下,在种植粑粑柑第二年的时候就会开始结果了,但是数量是比较少的。等到种植第三年的时候结果数量就会增加,它的丰产性是很强的。果子生长成熟大概需要270天左右,12月份左右生长成熟。
春见,四川俗称“粑粑柑”,属晚熟杂柑品种,2025年从日本引进的品种。春见肉质脆嫩、化渣、酸甜适口,少籽或无籽,果子大,品质优。在日本被誉为最有发展前途的杂交柑良种。
该品种表现树姿直立,生长势较强。一般果实成熟期在12月-1月。果实呈高扁圆形,大小较均匀,单果重220-250克。口感上兼具甜橙、桔、柚的营养和风味,肉质细腻,果汁多,无籽,囊壁薄易化渣。果皮易剥,果面较光滑,富有光泽,深橙色,油包小而密。
耙耙柑高产管理技术
1、土壤管理
应搞好深翻扩穴、熟化土壤,勿在园内种植玉米、小麦等高杆植物,搞好果园合理间作和中耕除草等工作。
2、肥水管理
以土壤施肥为主,配合叶面施肥。采用环状沟施、条沟施、穴施和土面撒肥等方法。
幼树施肥:勤施薄施,以“沃叶微生物菌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春、夏、秋梢抽发期施肥5-6次,(3、5、6、7、9、12月,每次每株施0.4斤。1-3年幼树单株年施纯氮100-400g,氮、磷、钾比例以1.0:(0.4-0.5):1.0为宜。成年树施好四次肥即萌芽肥、保果肥、壮果肥、采果肥,可喷施“沃叶”水溶肥。
水分:土壤干旱时灌水,积水时排水。
3、整形修剪
春见的枝梢较直立,发枝力和成枝力都很强,幼树整形修剪时应注意开张树形,疏短枝结合,提高枝条质量和增加通风透光。春见的结果枝以春梢为主(但幼树秋梢亦能结果),因此栽培上应以控制夏梢和秋梢,以促发优质春梢为主,可提高产量和质量。
1、原则。因地制宜,因树修剪,促抑得当,通风透光,立体结果。
2、整形(自然开心形)。干高20-40cm,主枝(3-4个枝)在主干上分布错落有致,主杆分枝角30°-50°,各主枝上留副主枝2-3个。一般在第三主枝形成后,即将类中央干剪除扭向一边作结果枝组。
4、花果管理要点:
春见的结果能力很强,所以要注意疏果,调节叶果比达80-90:这样才能确保果大质优。疏果时间以6月下旬第二次生理落果后进行为宜,疏除小果、病果、虫果、畸形果和过密的果。但也不能过度疏果,否则会形成粗皮大果,不但品质不佳,而且耐贮性下降。所以必须要保持一定的产量,以生产中等果为宜。
病虫防治要点:
春见对溃疡病和衰退病的抗性较强,但对炭疽病敏感,尤其是大量结果后,弱树和弱枝发病较多,应注意及时防治。在春、夏加强螨类防治,7~8月注意法潜叶蛾的防治。春见对锈壁虱较敏感,在秋、冬应注意锈壁虱的防治。
5、果实采收
根据柑桔果实成熟度、用途、市场需要等确定采收期。雨天及果面露水未干时不宜采果。采果者应戴手套,用圆头果剪将果实连同果柄一起剪下,再剪平果蒂,轻拿轻放。按从外到内,从上到下的顺序采摘果实。要求所有盛果的容器内壁光滑,采下的果实应及时运往包装场或储藏库。避免日晒雨淋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谢谢
2、生物防治是谁提出的?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从生物界互相制约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发明和运用了生物防治的方法。
1000多年前的晋代,嵇含在《南方草木状》中记载:“人以席囊贮蚁鬻(卖)于市者,其窠如薄絮囊,皆连枝叶,蚁在其中,并窠而卖。蚁赤黄色,大于常蚁。南方柑树若无此蚁,则其实(果实)皆为群蠹(害虫)所伤,无复一完者矣。”这是我国和世界农学史上运用以虫治虫生物防治方法的最早记录。公元9世纪,唐代的段成式也注意到我国南方有一种大蚁,结巢于柑树的果实上,果实因而长得非常好。以后元、明、清等代的许多著作中也均有类似记载。
经有关专家考证,嵇含所说的那种能防治柑树害虫的蚁是黄猄蚁。黄猄蚁能捕食多种柑树害虫,对于防治柑树的病虫害,效果十分显著。而且,跟施用化学药物相比,用黄蚁治虫可减少落果30%。此法至今仍为广东、福建一些地方的果农沿用。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逊曾说:“农业史上,黄掠蚁的利用是生物防治害虫最古老、最著名的例子。”我国对这一事实的记载是最早、最翔实的,国外迟至19世纪后半叶才有这方面的记载。
3、柑桔该不该环割保果?如果树势比较旺壮,适当割一割没有问题,可是如果树势偏弱的,最好就不要环割了,避免伤树还加剧落果问题。 无论做不做环割工作,幼果分果阶段,果实发育所需要的磷钾钙锌硼不足,幼果转绿慢,分果不清,非正常生理落果也会增加,谢花后要注重营养管理,叶面喷施微补果力+硼力/果力+碧力,有利于果转青、分果,减少非正常生理落果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