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烷醇与芸苔素内酯 区别:三十烷醇 :对生长旺盛的油菜,三十烷醇于盛花始期用浓度0.5mg/L的三十烷醉药液喷洒叶片,三十烷醇有利于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对生长一般的植株,可在抽薹期增喷1次同样尝试的三十烷醇,可增加主花序长度,一般可增产10%-15%。若选用三十烷醉乳粉效果则更好。三十烷醇对缺硼严重的田块,则可喷洒硼砂和三十烷醇的混合液,增产效果也很明显。芸苔素内酯 : 于现蕾期和初花期各喷1次0004%芸苔素内脂水剂,每667㎡每次用13.2mL加水60kg喷雾,能增加植株茎粗、主轴分枝数、每枝荚果数、每荚子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增株产量4.47g和667㎡产量22.7kg,增产14.5%。
2、三十烷醇和14羟基芸苔素哪个好?三十烷醇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作用就是促进细胞分裂,增强作物光合作用,提高授粉率和座果率及结实率,提高作物产量;14-羟基芸苔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天然芸苔素,其生物活性和利用率最高,一季作物使用一次即可,集抗病、抗逆和增产于一体,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作物高度安全。所以14-羟基芸苔素效果更广谱,三十烷醇作用比较单一。
3、三十烷醇和磷酸二氢钾混配效果?三十烷醇和磷酸二氢钾都是化学品,它们混配后的效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混配比例、浓度、温度、PH值等。 不同的混配条件下,它们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三十烷醇和磷酸二氢钾混配后,可能产生一些化学反应,但这些反应的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混配条件来决定。由于三十烷醇和磷酸二氢钾都是化学品,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使用时应该遵循化学品的安全使用规范,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苄氨基嘌呤与三十烷醇的区别?苄氨基嘌呤和三十烷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化学物质,它们的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化学结构不同:苄氨基嘌呤由苯甲基、氨基和嘌呤环组成,而三十烷醇则是一种长链脂肪醇,分子中含有30个碳原子。
化学性质不同:苄氨基嘌呤是一种碱性化合物,可以被酸性物质氧化为苄基尿嘧啶,而三十烷醇则是一种脂肪醇,可以被氧化为脂肪酸或酯。
应用领域不同:苄氨基嘌呤主要用于制药、染料和农药等领域,而三十烷醇主要应用于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如口红、唇膏、护发素、润肤露等。
物理性质不同:苄氨基嘌呤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丙酮、乙醇和二甲苯等有机溶剂;而三十烷醇为白色固体或粉末,可溶于醇、醚和烷烃,不溶于水。
苄氨基嘌呤和三十烷醇这两种化合物从化学结构、性质、应用领域和物理性质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5、三十烷醇在果树上的用法和用量?果树用三十烷醇0.5mg/kg药液在花期和盛花期各喷1次亦有增产作用。
可以在果树苗期、开花前及坐果结实后,以0.1%微乳剂为例,稀释1000-2000倍,均匀喷雾,可起到提高作物产量、提升产品品质的目的,除了可以用于茎叶喷雾以外,三十烷醇还可以用于浸种、浸苗等,可提高发芽率,促进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