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农必看:七月虫害阻击战全时段攻略

场景一:清晨5点 露水未干时
"老张蹲在柿园查看果蒂时,发现褐色虫粪黏连着丝状物——这正是第二代柿蒂虫幼虫蛀果的痕迹。此时距初花期已过60天,7月15日前后越冬代成虫羽化进入高峰期,需立即调配25%灭幼脲3号2500倍液,重点喷洒果实与果蒂连接处。建议采用雾化喷头,确保药液渗透虫茧缝隙。"
场景二:正午12点 病害巡查时
高温高湿天气让李大姐发现叶片背面出现多角形黄斑——这是角斑病爆发的征兆。立即使用1:5:600石灰多量式波尔多液,重点喷施叶背病斑区域。注意避开烈日时段,选择多云天气操作,避免铜离子灼伤叶片。同期需清除落地僵果,阻断柿蒂虫转果路径。
场景三:傍晚6点 虫情监测时
王技术员用放大镜观察到枝条上有白色蜡质物移动——柿绵蚧若虫进入活跃期。此时应混合扑虱灵1500倍与速蚧克1000倍,采用"三向喷药法":自上而下覆盖枝条,自下而上喷洒叶背,水平扫射果实表面。特别注意新梢与老枝交接处的隐蔽部位。

特殊应对:暴雨过后48小时
遭遇连续降雨后,孙老板立即补喷80%大生可湿粉800倍液+菊酯类药剂。这种"杀菌+杀虫"的复配方案,既能防治随雨水传播的炭疽病菌,又可灭杀被雨水击落的柿毛虫幼虫。注意添加有机硅助剂增强药剂附着力。
关键时间节点备忘表
防治对象 | 最佳时段 | 核心药剂 | 操作要点 |
---|---|---|---|
柿蒂虫 | 7月10-25日 | 灭幼脲3号+高效氯氰 | 果蒂处螺旋式喷洒 |
角斑病 | 7月20-31日 | 波尔多液+代森锰锌 | 叶背滴水为度 |
介壳虫 | 7月5-15日 | 扑虱灵+噻嗪酮 | 枝条纵向浸润式施药 |
柿毛虫 | 持续监测 | 毒死蜱+甲维盐 | 树干1.5米处闭合药环 |
注意事项

- 清晨5-7点或傍晚5-7点施药,避开蜜蜂授粉时段
- 穿戴防护面罩,特别注意菊酯类药剂对黏膜的刺激
- 不同作用机理药剂需间隔7天轮换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
- 暴雨后及时补喷,湿度>85%时添加干燥吸附剂
(本文防治方案综合自百度百科、农资问答等专业资料,具体操作请结合当地植保站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