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考虑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肥害或药害,二是考虑荔枝叶枯病。
一、肥害或药害引起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考虑到荔枝叶片的特性,荔枝叶片薄革质或革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在喷洒叶面肥时由于浓度较高或打农药时浓度高,革质的特性,液体在叶片停留的时间短,但在叶尖停留的时间长。吸收的养分和药液的浓度高,使叶尖组织失水,从而引起叶尖枯死。
解决办法:1、选择在温度较低的时期喷洒叶面肥或农药时,浓度的把握,在温度较低时可以适当高一些,在夏秋季浓度适当低一点。2、喷洒一定要均匀,先从下部往上喷,再从上往下喷。防止下部叶片的积累多肥或药液。
二、叶枯病引起叶尖干枯
1、荔枝叶枯病的症状
荔枝叶枯病危害荔枝树叶片,刚开始在叶尖上,感染部位显褐色,慢慢变成灰褐色至灰白色,病变部位与没有感染部位一绿一褐分界清晰明了,在后期病斑上现密集的黑色小粒点。
2、荔枝叶枯病的发病原因
荔枝叶枯病一般夏秋季发病较多,也就是说在三伏天或过三伏天以后,果园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或在秋雨连续十天以上叶枯病病害加重。结果树于7月开始发病,8-9月为发病盛期,到10月温度降低,病变过程变慢。而苗木由于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在6月份就进入到叶枯病的高发期。
3、荔枝叶枯病解决措施
采摘果实后,及时清除果园的残枝枯叶,及时施秋肥,增强树势,可减少病叶枯病的发生。在叶枯病发病初期,喷洒25%苯菌灵.环己锌乳油700倍液、或50%杀菌王(氯溴异氰脲酸)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
以上是荔枝叶尖发生干枯的原因和解决措施,只有保证叶片旺盛,才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供花芽分化,产生健壮花芽,结的荔枝品质才会更好,口感更甜
2、荔枝叶片焦枯?荔枝叶枯病,是荔枝的一种常见病害。 主要症状为害叶片,多始于叶尖或叶缘,初褐色,后变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暗褐色或紫褐色,略呈波状,病健分界清晰,后期病斑上现密集的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分布在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省。 多发生在8~11月。病原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部或病落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秋季发病较多,降雨多或秋雨连绵时发病重。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可减少发病。
3、荔枝木枝干干枯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因为根系被浓肥烧伤而导致的荔枝树枯萎,需要浇水洗肥,然后将荔枝树断除病根杀菌,促进其生长出新根和新枝。
合理修剪:对于因为修剪不当而导致的枯萎的荔枝树,需要合理修剪,控制树势。
防治病虫害:病虫害危害荔枝树使其枯萎以后,要及时确定病源或者害虫,及时清除病枝并用相应的药剂消杀荔枝园。
4、荔枝树叶子枯萎是什么病?1、荔枝叶枯病的症状
荔枝叶枯病危害荔枝树叶片,刚开始在叶尖上,感染部位显褐色,慢慢变成灰褐色至灰白色,病变部位与没有感染部位一绿一褐分界清晰明了,在后期病斑上现密集的黑色小粒点。
2、荔枝叶枯病的发病原因
荔枝叶枯病一般夏秋季发病较多,也就是说在三伏天或过三伏天以后,果园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或在秋雨连续十天以上叶枯病病害加重。结果树于7月开始发病,8-9月为发病盛期,到10月温度降低,病变过程变慢。而苗木由于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在6月份就进入到叶枯病的高发期。
3、荔枝叶枯病解决措施
采摘果实后,及时清除果园的残枝枯叶,及时施秋肥,增强树势,可减少病叶枯病的发生。在叶枯病发病初期,喷洒25%苯菌灵.环己锌乳油700倍液、或50%杀菌王(氯溴异氰脲酸)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
5、荔枝树头干皮开裂干枯?一、由于果实在膨大期所吸收的水分太多,导致果皮对被多余的水分撑破。
二、可能是因为果实内部的微量元素不平衡引起的,如果果实摄入了太多的氮元素,而没有给它及时补充钙元素、锌元素等微量元素,会导致果实果皮发育不完全,而果肉又急速膨大,最终使得果皮被撑破,从而出现裂果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