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温
在五味子花芽分化期间,如果遇冷空气寒流,就会造成其生理性冷害,导致部分的花芽脱落。
防治措施:对于低温冷害因一预防为主,注意天气预报,在寒流寒流来临时可以通过熏烟防治,在种植时选择壮苗,适时灌溉,减轻低温冷害带来的影响。
2、除草剂
在4-5月时,此时正是五味子的开花是机器,这时也是杂草的肆虐使其,为了铲除杂草,很多农户往往会使用除草剂除草,但是在喷洒过程中花瓣接触到除草剂,会使得雌花不能正常授粉而造成落花。
防治措施:对于除草剂造成落花现象,要从源头抓起,喷洒除草剂时要注意,不宜将其喷洒到叶片和花朵上,发生药害时要及喷洒缓解药剂。
五味子落花落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3、病虫害
五味子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叶枯病、白粉病,它们在发病严重时会造成落果现象而虫害有卷叶虫、泡沫蝉等,主要在5-8月危害,严重时也会造成落果现象。
防治措施:对于病虫害的防治要及时,病害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根腐病可用多菌灵灌根防治叶枯病可用甲基托布津喷雾防治对于虫害可用溴氰菊酯乳油和氧化乐果乳油喷雾防治。
4、肥水管理不当
在五味子缺乏肥水时,它的生长会受到抑制,在长期干旱缺肥时落花落果现象就会尤为突出。
防治措施:要合理的进行追肥浇灌,追肥以复合肥和专用肥为主,适当的补充一些微量元素,确保植株养分充足。
5、环境污染
植株是工业污染区时,化工企业排放废气,出现酸雨产生药害,不及时防治就会出现落花落果现象,另外烧煤或烧锅炉产生的烟雾,也会到五味子的果实碳中毒,从而脱落。
防治措施:五味子种植园要远离污染区、公路,要按无公害生产标准建设,标准花栽培,同时要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对于酸雨产生的药害要及时防治。
五味子开花不结果怎么处理
五味子,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五味子只开花,不结果应属于株龄小,雄花多所致。
五味子的花为单性花,雌雄同株,其花芽着生在1~2年生枝条上。一般实生苗5年后结果,无性繁殖需3~4年挂果,一般栽植后4~5年可以结果。
五味子,属于落叶木质藤本。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花生长的多少,雌、雄花所占的比例大小,各不相同。通常在乔木较少,而有适当的灌木环境下,五味子生长良好,雌花多于雄花。而阴坡雌花少于雄花,多只开花不结实。通常株龄较小的五味子群丛,雄花较多而雌花较少,花穗也短反之株龄较大的群丛,雌花较多而雄花较少,花穗也长。五味子的花期5~7月,果期7~10月。
2、五味子为什么快熟的时候肯落果?五味子落花落果的原因:
1、低温冻害引起落花。东部个别地区末霜期出现在5月中旬,冷气团造成生理性冷害,造成部分花芽脱落。
2、除草剂飘移造成落花。大田除草剂多在4月末5月初使用,此时正是五味子开花期。除草剂的飘移直接为害五味子花瓣,使雌花不能正常受粉造成落花。
3、病虫害造成落果。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叶枯病、白粉病,发病严重时造成落果;虫害主要有卷叶虫、泡沫蝉、天幕虫等,在5-8月份均有发生,严重时直接为害果实。
。
4、水肥管理失调造成落果。春旱秋旱在各地经常发生,没有灌溉设施的五味子则难以生存,干旱加上脱肥使得落果现象更为突出。
5、环境污染造成落果。主要是化工企业排放废气,出现酸雨后多产生病害,防治不及时造成落果。烧煤锅炉排放的烟雾,也能造成五味子果实碳中毒。
防治五味子落花落果的措施:
1、对于冷害,应以预防为主,可根据天气预报采取释放烟雾的方法防治;栽培上可采取培植壮苗和适时灌溉,以减轻冷冻害。
2、对于除草剂飘移的危害,要从源头抓起,政府可制定五味子地块周围2000米以内禁止使用除草剂的村规民约,设立警示标志,一旦产生药害应喷施药剂缓解,如用喷效+芸苔素或仙U素、富尔655等,可使为害症状缓解。
3、对于病虫害要及时防治,病害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发生根腐病,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灌根;对于叶枯病可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防治;对于卷叶虫、泡沫蝉、天幕虫等,可用溴氰菊酯乳油或氧化乐果乳油喷雾防治。
4、加强田间管理,配备微喷和滴灌设施,结合追肥进行灌水。追肥应以复合肥和专用肥为主,适当补充铁、锌、硒等微量元素,确保养分供应充足。
3、五味子开花吗?由于树体个体差异,有一些树开花较晚,由于五味子为风煤花植物,开花晚则花粉数量不足,造成授粉不足或授不上粉,因此有的植株只开花不结果或结了几穗还没有几粒果。授粉不足这一点在个人庭院栽培中表现的尤为明显,由于庭院栽培的棵数较少,处于上风口边缘的植株结果率就非常低。只栽三五棵作观赏的五味子坐果率就更低了。2、 由于果园周围有农田,农田喷施除草剂如:2、4—D丁脂、阿特拉津等漂移到植株上,五味子花期对农药极为敏感,抵抗力差,受到药害,花朵调落,不结果。3、 另外在开花期,如果土壤干旱,气温较高或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过大,如连日降雨等,都会使授粉不足导致坐果率下降。4、农民平时是怎样辛勤工作的?
农民平时都是怎样辛勤工作的?
回答这个问题应分开来讲,因为农民的农事劳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时期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起码须分三个时期来说。这还是从解放后说,细说就太多了,就简单的交流一下。
解放以后那时是农业互助社,到50年代末成立了人民公社(乡镇)生产大队(村)。80年代分田到户即联产责任制(说是30年不变)。近年来又延续30年不变。在这30年不变的过程中,国家又有了一个新措施,即土地流转方法。由数个农民或其它人员经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办理相关经营手续,成立农村农业合作社,可以大面积承包农民的土地,这是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协商而定的。
通过这一系列的农事经营的变化,农民农事活动劳作的方式方法也发生了变化:
一、生产队时期;农民都是参加集体生产劳动,队长每天派工,以挣工分累计,决定一年的收益。累倒说不上累,因为是大集体,穷富一锅烩,社员们没有几个“拼命”干的。加上生产条件、农资等都不发达丰裕,工作都是人工畜力,没有机械化,亩产量很低,多在300~400斤左右,农民生活以粗粮为主,劳动一年收益微薄。谈不上生活富裕。
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80年代前后,生产队模式解体,实行了分田包产到户。连续几年,农民的生活有了可喜的改变,随着国家的发展,农资等生产资料供应丰富,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也舍得资本投入,加上辛勤劳作,粮食产量翻番,玉米小麦亩产量突破千斤,随然粮价不高,但相应的农资价格也不高,农民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此以后,基本不再吃粗粮了,都以细粮和大米为主食了。粮食除留足口粮,其余粜卖成钱,农民确实生活感到了未有过的幸福。
三、近期;2025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收,减免了缴公粮,并同时给予种粮补贴。农业机械化也逐步实现。农资的丰盈供需,农民的主要劳动工作方式和收益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不过,后来可能受世界金融经济的影响,农资等物价飞涨,致使农民因投资大,粮食价格未上涨,因而,虽然亩产均在千斤以上,但增产不增收。加上所有日用消费等都水涨船高,而粮食作物达到一定的产量后,亩产再提高并非易事。农民的生产生活陷入瓶颈。难以有长足的发展。
四、社会变化及生活习俗的变化;现在我国处于高消费时代,农村的习俗也随之变化,单从婚嫁问题上说,现在张口就是车、房、高额的彩礼,一般家庭难以招架。因而,多数的青年人选择打工挣钱,国家也正好有了流转政策,所以,多数农民都把土地流转了,能打工的都出去打工,即使有部分舍不得流转的,也只是一些中老年人和妇女操持了。因为,高消费的生活,经营土地的收益难以应对家庭生活开销,才形成了现在的农村社会局面。
农民的劳动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面超黄土背朝天,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劳动场面已成过往,机械化、现代化、智能化的普及,所有的农事活动,基本完全由机器而作,农民只干些部分机器不便干的工作。现在即使是种地,相对也是较容易的,农民的劳动力真正得到了解放,这是毋容置疑的事实。现在,做农民也不再像过去,披星戴月、没日没夜,辛苦劳作,贫穷熬煎了。即使个别家庭确实因种种情况困难的,国家有各种补贴照顾政策,也都可以保证温饱生活。以知足的心态而言,新时代新农村的农民还是幸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