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一般在魔芋出苗前15天,可使用草甘膦钾盐100倍液进行喷雾。出苗后,不能再打除草剂,应进行人工除草,除草时尽量不要过于密集踩踏垄面,减少对魔芋的损坏,排水沟内可用锄头进行除草。
防病:魔芋软腐病对魔芋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且目前没有特效药,所以只能进行提前预防。待魔芋出苗80%左右,应及时进行病害防治工作,可用50%氯溴异氰尿酸100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甲基托布津800倍液、20%噻菌铜700倍液交替喷雾使用,连续喷施3次以上,每次间隔10天。
追肥:魔芋散叶时,用0.3%磷酸二氢钾喷雾做叶面追肥,促使初生叶片由黄转绿。封行后每亩每10天,用40克磷酸二氢钾和30克尿素兑水15千克进行叶面喷施,连续喷施3次。
清沟排水:结合清理厢沟,将散落入沟内的泥土堆于厢面,保持厢面呈瓦背状,同时疏通排水沟,保持魔芋园内排水畅通,尽量做到雨停无积水。(程海刚)
2、魔茹种植技术?(1)播种
在培养料发酵结束之后,我们要及时打开门窗通风,在培养料温度降到30度左右时,把培养料均摊于各层,并上下翻透抖松。如果培养料偏干,可适当喷洒冷开水调制的石灰水,并再翻料1次,使之干湿均匀。然后整平料面,料层厚度掌握在20厘米左右。当料温稳定在28度时,每一平米栽培面积使用1瓶麦粒种撒播并部分轻翻入料面内,压实打平,关紧门窗,保温保湿以促进菌种萌发。
优质菌种的标准:纯度高、菌丝浓密旺盛,生命力强,有浓厚蘑菇香味,不吐黄水,无杂菌虫害。
(2)发菌
在播种之后的2-3天内,我们应该适当关闭门窗。保持高湿环境为主,以促进菌种萌发。如果料温超过28度时,应适当通风降温。经过三天后,当菌种已萌发且菌丝发白并向料上生长的时候,
我们可以适当增加通风量。在播种后的7-10天,菌丝基本封面之后,应该逐渐加大通风量,促使菌丝整齐往下吃料,菇房相对湿度尽量控制在80%。一般在播种后的18-20天,菌丝可发菌到料底。
(3)覆土
在播种后的20天,菌丝基本走满后即可进行覆土。覆土土层总厚度以3-4厘米为宜。在覆土之后,需要加大通风量,三天后需要关窗,采取轻喷勤喷的方法逐步调至所需湿度,菇房相对湿度控制在90%左右,以利于菌丝爬土,在4-6天之后,土缝中刚见到菌丝时需要及时开窗。
(4)出菇管理
在覆土之后的10天左右,在土缝中刚见到菌丝时,我们应该及时喷结菇水,以促进菌丝纽结。喷水量保持在平时的2-3倍,以土层吸足水分不漏料为准。在喷结菇水的同时,温室通风量必须比平时大3-4倍。在土缝出现黄豆大小的菇蕾后,我们应该及时喷出菇水,以促进子实体形成。喷水量应根据菇量和天气具体掌握,一般床面喷水应当以间歇喷水为主,以轻喷勤喷为辅,从多到少,菇多多喷、菇少少喷,晴天多喷、阴雨天少喷,忌打关门水,忌在室内高温时和采菇前喷水。
(5)采收期间管理
在子实体长到标准规定大小且未成薄菇时,就应该及时采摘。我们需要掌握潮头菇稳采、密菇勤采、中间菇少留、潮尾菇速采的原则。采摘人员应该注意个人卫生,不得留长指甲,在采摘前,手、器具等要清洗消毒。菇密时,采摘应先向下稍压再旋转采下,以避免带动周围小菇。采丛菇时,最好用小刀分别切下。在采摘时,随采随切柄,切口要保持平整,做到菇根长短一致,不带撕口,切柄后将鲜菇放入清洁卫生的硬质容器内,以保持鲜菇的卫生。
冬天栽培蘑菇,最重要的就是温度与湿度的控制,对产量与品质有重大影响。
3、种魔芋用什么药好?能赚到钱。
种植技术如下:
一、地块选择
魔芋具有喜肥怕瘦、喜温怕晒、喜湿怕渍的特性。要因地制宜,适生种植,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缓坡地或平地,以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质地偏轻的沙壤土为佳。
二、播种时期
适时播种是魔芋夺取稳产、高产的重要环节,依据魔芋生长特性,要求其地温稳定通过10℃,气温稳定通过12℃—15℃时进行播种;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一般魔芋春播最佳时期为: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
三、种植规格
海拔800米以下的区域推广魔苞(魔药、魔林)间套种植模式,并按1.2—1.3米起厢作垄,垄高25厘米以上,垄面种两行魔芋,厢沟边播一行玉米。海拔800米以上的区域及房前屋后地带,可实行净作,净作地块按1丈宽开厢,播种8—9行魔芋。
魔芋田块要求做到沟厢配套,沟沟相通,要求边沟深30厘米以上,中心沟深40厘米以上,确保排水畅通,雨住田干。为保证遮阴效果,魔芋种植以南北向为佳。
四、播种密度
魔芋种植密度应根据种芋大小确定,株距为种芋直径的4倍,行距为种芋直径的6倍。间套田块要主次分明,以魔芋为主,合理密植,保证亩播魔芋3000株以上,间套玉米2000株左右。
五、种植技术
1、种芋精选。播种前,应严格精选种芋,严把种芋质量关。选择无破损、无病斑、无腐烂的球茎作种芋。对不符合标准的魔芋,可切除破损、腐烂的部分,用草木灰、多菌灵、生石灰混合药剂处理后,进行单独集中种植。
2、种芋消毒。播种前,选择晴好天气,将种芋摊开晾晒2—3天,播种时再用500ppm(100斤水兑2袋)农用链霉素,浸种半个小时以上,晾干后播种。
3、土壤消毒。魔芋种植地最好是冬翻炕土,进行熟化土壤,以降低病虫基数,播种时亩用敌克松1.5—2斤,拌细土撒施到种植穴,也可用喷雾器喷施;对连作地块亩用150斤生石灰,进行撒施消毒。
4、种芋分级。严格按照种芋规格和大小分级播种,分块种植,分类培养,严防大株(苗)欺小株(苗)。
5、种芋摆播。采用条播或穴播方式种植,深度15厘米左右,种芋摆放时,做到斜放,以防止芽窝积水感病烂种;播种后,结合整垄理厢,然后在种芋上盖细土2—3寸。
六、科学施肥
按照亩用农家肥300担,魔芋专用肥200斤的标准,将肥料施入播种沟(穴)内,盖一层细土后再播魔芋,做到种肥隔离,施用的农家肥先沤制腐熟,防止烧根、烂种、伤苗。
七、覆盖处理
魔芋播种后,在厢面上喷施“好来施”、“禾耐斯”等芽前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有条件的地块可用稻草、玉米秆、谷壳、树叶等进行厢面覆盖,以达到保湿、调温、压草等作用。
八、间套遮阳
合理间套,可为魔芋营造良好的荫凉环境,为增强魔芋中后期生长遮阴效果,应将玉米播期较正常晚播15—20天为宜。
4、氟磺胺草醚对柑橘树有影响吗?氟磺胺草醚是一种广谱杀虫剂,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多种害虫,但同时也会对柑橘树造成一定的影响。
据研究表明,氟磺胺草醚对柑橘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抑制其生长,降低叶绿素含量,减少叶片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 氟磺胺草醚还会对土壤微生物造成毒害,对土壤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在柑橘树的生产过程中,应慎重使用氟磺胺草醚等农药,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建议量进行施药,避免对柑橘树和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5、筐子魔芋种植技术方法?1、种植时间
一般魔芋适宜播种时间为:2月中下旬至3月底,霜期结束就可以播种。
2、选地整地
种魔芋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沙壤土为佳,一般在山区或半山区的缓坡地种植较好,魔芋地播种前,要尽早探挖炕地,清除土壤中的石块、杂草和残膜,开沟后,亩用腐熟农家肥1500~2000kg,三元复合肥(15:15:15)50kg施基肥。
3、种芋消毒
播种前要进行种芋消毒处理,可以晒种2天,然后搭配溶液进行浸泡,或者是用灶灰(木灰)拌种,晒干后播种。
4、播种方法
魔芋可以条播,穴播,一般播种深度15cm左右,在播种时摆放种芋要斜放,可以有效防止芽窝积水腐烂,播种后盖上细土5~8cm,另外有条件的可以用稻草、玉米杆、谷壳、树叶等进行土面覆盖,可以保湿、调温、压草等。
5、追肥
魔芋要想高产高质,那么就要做好追肥,第一次追肥在出苗达80%左右,底肥不足要重施苗肥,亩用人粪尿20~30担兑40担水进行,底肥充足可用尿素5斤、人粪尿5担兑水浇施。第二次追肥在6月底7月初,可用优质农家肥混拌尿素6~8斤以及硫酸钾15~20斤微于厢面,之后进行培土。第三次追肥是块茎膨大肥,可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进行施肥,亩用硫酸钾20~30斤,穴施盖土,并于8~9月进行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6、中耕除草
魔芋生长前期要进行中耕除草,后期不宜深耕,以免伤及球茎,一般不提倡人工除草,人工除草会伤及魔芋根系而感染病菌发病,可使用魔芋地专用除草剂进行除草。
7、排水防涝
魔芋怕旱忌涝,干旱时应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种植的田块在雨季尤其是暴雨后,要到地里检查,疏沟排水,保证水路畅通。
8、病虫害
魔芋的主要病害是白绢病和软腐病,要经常深入田间检查,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或喷药,软腐病可在发病初期用200ppm农用链霉素或1000倍喷雾。白绢病可用百菌清600倍液喷雾。地上虫害主要有甘薯天蛾、斜纹夜蛾等,可人工或高效氟氯氢菊脂等农药。同时要注意地下害虫为害球茎,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灌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