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草胺除草剂不能在太阳暴晒下喷秧田的,因为谷子在田里出苗没多久时间,秧苗还很嫩,在太阳下暴晒秧苗已经很热,见水它秧头要卷起来的,在用丙草胺除草剂时要选择在晴天秧苗叶面无露水,早晚进行,避开中午太阳大,温度高时进行打除草剂。
2、哪种肥料最适宜做刚栽秧田肥料?首选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养分,可以为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还能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水分及提高土壤通气性等作用,从而有利于作物的健康生长和增加产量。
有机肥料中常用的种类有:畜禽粪便肥、腐熟堆肥、绿肥等。这些有机肥料经过充分堆肥和发酵,去除了大部分有害物质,保持了养分,而且在使用上不会对土壤造成负担。
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土壤条件添加适量的化学肥料,如磷、钾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化肥使用过多可能会对土壤和作物造成伤害,因此需要控制施肥量和频率。
刚栽秧田的肥料以有机肥料为主,结合适量的化肥使用,可为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3、水稻地膜育秧最高不能超过多少度?用地膜保温育秧,不仅可以增温增湿、防止水稻烂秧,培育壮苗,还具有用量少、成本低等优点。塑料膜不要选择太厚的,太厚透光率差。选普通的无色透明地膜,这样的地膜透光率好,保温效果不错,价格也便宜,成本不高。
一、及时盖膜。
种子均匀播种后,可用木板进行芽谷,以利种子入土,然后进行盖土至无露籽。
注意盖籽土要选用没有用化肥或壮秧剂的,没有除草剂残留的过筛细土,覆盖厚度以0.5-0.7厘米为宜。
地膜以低拱架覆盖为好(一般拱中部高度距厢面20厘米左右),也可以进行地膜平铺覆盖。
但盖膜前,在秧板上撒适量腐熟的干粪渣或一些麦草等秸秆等作隔离物,防止地膜贴面(俗称“贴膏药”)不利土壤呼吸。
膜的四周用泥土压严。
二、揭膜前管理。
从播种后至出苗前,保持厢面湿润无积水,薄膜严密封闭,膜内温度最高不得超过35℃。
发芽至1叶1心期保持膜内温度20-25℃,最高不宜超过28℃。
膜内温度较高时要揭开两头通风降温,以免高温烧芽,当温度下降到20℃时,要及时密封保温。
三、适时炼苗。
从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是秧苗管理关键期,一般要求控温、降湿和通风炼苗,一般膜内温度控制20℃左右为宜,最高不宜超过25℃,温度过高时要及时通风,并逐步增加通风时间。
可采用“两头开门,前后开窗,一边揭开,日揭夜盖,最后全揭”的办法,进行炼苗。
通风时,要先灌水,后揭膜,使厢面保持浅水,防止发生生理性失水青枯死苗。
气温低或倒春寒来临时要及时封膜。
四、揭膜后管理:
从2叶1心至3叶期,秧苗经过4天左右炼苗后,苗高10厘米左右,气温已稳定通过12℃以上时,便可灌水揭膜。
揭膜后按湿润秧田管理,秧田2.5叶期时及时追施断奶肥,一般亩用2公斤尿素撒施,也可以0.5%浓度喷施。
喷施时可以加入磷磷酸二氢钾和美洲星等,以利壮苗,增强抗逆性抗病性。
同时揭膜后注意田间及时喷施瑞苗清或甲霜福等药剂,预防水稻烂秧,田间发生灰飞虱或蓟马为害的,及时选用吡虫啉或氟啶虫胺腈等喷施防治。
4、下雨天气能否打除草剂?尽量不要在下雨天打除草剂。在下雨天打除草剂容易造成药液随雨水顺流而对周边的作物造成药害。甚至如果雨水过大,除草剂会跟着雨水沉积到土壤深处,这不仅会影响除草剂的杀草功能,而且会对土壤造成污染,严重的话会影响后期作物的正常生长。
5、稻田除草剂能打几次?一季水稻需要打2-4次药,比如早稻2次,中晚稻3~4次,当然有时候病虫害爆发,打药次数就偏多了。打药时间选择,应根据水稻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重要阶段,做到禾苗有效分蘖期、无效分蘖后期、坐蔸孕穗、扬花结实期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的科学防控。
尽可能做到早稻防虫2次,中晚稻4次解决病虫害问题。
秧田期在水稻二至三叶期,即杂草一叶一心左右施用,水稻移栽后可在移栽后5-7天施药,针对某些特殊杂草,可在杂草出齐后进行叶面喷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