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的稻田被水冲了,建议您重新撒药。因为如果不重新撒药,可能会导致杂草再次生长 。
丁草胺是一种除草剂,主要用于水稻移栽前施用。在移栽前2-3天,在稻田耙平后,灌水将所有高处淹没后,可用35%丙噁·丁草胺,按每亩100-120毫升兑水10-15公斤,均匀喷雨。移栽时带薄水层插种,插后一定要再保持一定的水层5天左右。
2、旱稻田里的杂草用什么药能除掉?1.二氯喹啉酸:
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对人畜低毒,对稗草等1年生杂草效果好。一般在水稻移栽后5~7天施用。气温低、草大或密度大时应选最高用量。喷雾或毒土法均可,喷雾时对水少、浓度大或重复喷药易产生药害,药害在施药20天后显现,植株出现实心、葱叶等畸形苗,一般都能恢复,但贪青迟熟。注意不可与多效唑、烯效唑混合使用或短期间隔使用。对十字花科、伞形花科作物敏感。禁止在苗田使用。
2. 丁草胺:
它又叫去草胺、灭草特、马歇特,是内吸输导型除草剂,对人畜毒性低,鱼毒中等,在土壤中残留很少。杀草谱较广,特别对稗草、异型莎草和牛毛草防效好,一般药效持续30~40天。对阔叶草防除效差,对多年生杂草无效。苗田除草,播后芽前每亩用60%乳油150~200克对水喷雾灭稗效果很好。在水稻l叶1心期,每亩用60%乳油50克对水喷雾除草效果在90%以上。本田除草,在移栽后5~7天、稗草l叶1心以前每亩用200克对水泼洒或配成毒土撒施。移栽前土壤封闭有抑制发根现象,不安全。对漏水田、抛栽田容易产生药害,应特别注意。苗床发生药害时要及时打开塑料膜晾床,床土干后封膜;若本田发生药害,应及时排水晾田,复水后浅水管理,施速效氮肥,促进植株生长。
3. 农得时:
杀草活性高、用量少的一种超高效水田除草剂。剂型为10%可湿性粉剂。用药后高温杂草死亡快。药剂在杂草各时期施用均有效,但以杂草未露出水面前作用最强。对1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以及莎草科杂草均可防除,但对稗草、水芹仅有抑制作用,应与杀稗药剂混用。杂草于3叶期以前施药,每亩用10%可湿性粉剂l3~20克,毒土法或泼浇均可。田里要有水层,施药后保水4~5天。不平的地或漏水地不宜施用。
4. 草克星:
选择性内吸输导型除草剂,抑制杂草根、茎、叶生长,直至完全枯死,可有效防除1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禾本科杂草。移栽后3~7天内施药效果最好。每亩用10%可湿性粉剂10~l5克毒土法喷雾法均可。直播田水稻1~3叶期也可施用,药量同上。施药后保持水层5~7天。漏水田、施药多的地块有暂时抑制水稻生长现象,但过一段时间可自行恢复。发生此种药害时,应及时排水晾田,复水后灌浅水层,增施氮肥促进水稻生长。
5. 苄嘧磺隆:
性质与作用与农得时、草克星相似,用法、用量也相同。对稗草只有抑制作用,无防效。但比草克星安全,对水稻无抑制作用。
6. 二甲四氯:
激素类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常用有70%钠盐粉剂,主要防治水田莎草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对稗草无效。施药安全时期在水稻分蘖中期至幼穗形成期之前。毒土法和喷雾法施药均可,每亩施药75~100克。毒土法或草多苗壮可选用高量,但不超过100克。最适施药温度20~30℃(低于5℃时无药效),阳光充足时喷药效果大增。喷药时最好田间无水,施药后保持浅水层。毒土法施药必需在有水层情况下进行。注意双子叶植物对二甲四氯敏感,特别是田埂种豆及十字花科蔬菜等要注意防止施药时连带受害。水稻出现叶黄或株高、分蘖受抑制等症状应及时施速效氮肥促进生长,喷洒激素和叶面肥可缓解药害,也可喷洒赤霉素减轻药害。
3、玉米苗后除草能用丁草胺吗?可以用。但是一定要在苗长到40公分以上的时候再使用,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让它发挥作用。丁草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17H26ClNO2,是选择性芽前除草剂。主要用于直播或移栽水稻田防除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某些阔叶杂草。对小麦、大麦、甜菜、棉花、花生和白菜作物也有选择性。有效剂量为每公顷1.0-4.5kg(有效成分)。一般是作芽前土壤表面处理,水田苗后也可应用,是水稻田除草剂的重要品种。
4、萝卜能用 氨氯·二氯吡除草吗?可以
氨氯二氯吡能打白萝卜 可以的,亲 氨氯二氯吡除草剂对看麦娘、稻槎菜、繁缕、卷耳等杂草有一定的清除效果。氨氯二氯吡除草剂是油菜田专用内吸传导型苗后除草剂,正常推荐剂量下后茬安全种植小麦、大麦、油菜、十字花科蔬菜,但不可种植芥菜型油菜,后茬如果种植大豆、花生等作物需间隔1年;如果种植棉花、向日葵、西瓜、番茄红豆、绿豆、甘薯需间隔18个月。
5、热草用什么农药可以打死还不伤玉米?1、苗期时(3到5叶期)需要打除草剂,有面前和苗后之分,苗前的主要是封地作用主要是莠去津和乙草胺,甲草胺,异丙草胺复配的。
2、苗后的主要是触杀的,有烟嘧磺隆和莠去津复配的。 玉米生长环境 玉米温度 玉米是喜温作物,全生育期要求较高的温度。玉米生物学有效温度为10℃。种子发芽要求6—10℃,低于10℃发芽慢,16—21℃发芽旺盛,发芽最适温度为28—35℃,40℃以上停止发芽。苗期能耐短期-2-- -3℃的依温。拔节期要求15—27℃,开花期要求25—26℃,灌浆期要求20—24℃。不同玉米品种对温度的要求也不相同,我国早熟品种要求积温2000--2200℃;中熟品种2300 一2600℃;晚熟品和25OO--28OO(3000)℃。世界玉米产区多数集中在7月份等温线为21--27℃,无霜期为120—180天的范围内。 玉米光照 玉米是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8--10小时)条件下可以开花结实。光谱成分对玉米的发育影响很大,据研究白天蓝色等短波光玉米发育快,而早晨或晚上以红色等长波光发育快。玉米为C4植物,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光的饱和点高,一般玉米光合强度为35--80mgCO2/dm2·叶·小时。 玉米水分 玉米的植株高,叶面积大,因此需水量也较多。玉米生长期间最适降水量为410—640mm,干旱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一般认为夏季低于150mm的地区不适于种植玉米,而降水过多,影响光照,增加病害,倒伏和杂草危害,也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虽然玉米需水较多,但相对需水量不太高,蒸腾系数240—370,比大麦(280一400)、燕麦(340一500)、紫花首清(831)、三叶草(797)低,耗水量较为经济。玉米有强大的根系,能充分利壤中的水分。在温度高,空气干燥时,叶片向上卷曲,减少蒸腾面积,使水分吸收与蒸腾适当平衡。 玉米土壤 玉米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土质疏松,土质深厚,有机质丰富的黑钙土、栗钙土和砂质壤土,PH值在6一8范围内都可以种植玉米。玉米苗期能生长在含NaCl0.21%的土壤中,大于植株死亡。玉米植株含有16种元素,除C、H2O2来自CO2。和都要从土壤中吸收。 玉米养分 需要量较大的有N、P、K、S、Ca和Mg等,需要量较少的有Fe、Mn、Zn、Cu、Ba和Cl2等。玉米从抽雄前10天到抽雄后25—30天是玉米于物质积累最快、吸肥最多的阶段,这个阶段吸收占总吸肥量 70—75%的N、60—70%的 P和 65%的K。每生产 100斤玉米籽粒需 NI.75一2.22kg、H2PO40.59--0.85kg和K2o1.5—1.84kg。三要素的比例为2.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