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认清杂草类型是选药关键
水稻田杂草主要分哪几类?
禾本科、阔叶类和莎草科是三大类杂草。田间常见的有稗草、千金子(禾本科),鸭舌草、水苋菜(阔叶类),异型莎草、水三棱(莎草科)。这三类杂草的防治药剂截然不同,选错药轻则浪费钱,重则伤苗减产。
如何精准匹配除草剂?

杂草类型 | 代表药剂 | 适用场景 |
---|---|---|
禾本科 | 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 | 稗草2-4叶期 |
阔叶类 | 灭草松、2甲4氯钠 | 水稻分蘖后期 |
莎草科 | 氯氟吡啶酯 | 莎草抽薹前 |
混合草相 | 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 | 杂草抗性严重区域 |
二、施药时机决定除草效果
苗前封闭处理怎么做?
机插秧田在插秧前1-2天,用苄嘧·丙草胺悬乳剂兑水35公斤全田喷雾。旱直播田则需在播种后3天内,使用噁草酮乳油混水甩施,保持水层3天让药剂形成封闭层。
茎叶处理黄金窗口期
禾本科杂草2-4叶期最脆弱,此时用40%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效可达95%。对于抗性稗草,江苏农技部门实测需将亩用量提升至100-150毫升。阔叶草防治要抓住水稻分蘖末期,此时稻株抗药性最强。
三、科学配药避免药害
二次稀释法实操要点

- 先在小容器中将药剂兑成母液
- 再倒入已装半箱水的喷雾器
- 最后补足水量并持续搅拌
这种方法比直接兑药均匀度提高40%。
水量控制标准
- 手动喷雾器:每亩40公斤
- 植保无人机:每亩1.5升(需添加助剂)
2025年湖北荆门试验表明,无人机施药需降低飞行高度至1.5米,并添加有机硅助剂才能达到理想防效。
个人观点与前沿观察
当前杂草抗药性每年以12%的速度递增,建议每季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例如先用土壤封闭剂控制早期杂草,再用茎叶处理剂清除漏网之鱼。上海崇明区2025年推广的"封闭+触杀"组合方案,使除草成本降低28%。特别提醒:使用氯氟吡啶酯这类新型药剂时,务必在施药后保持5天水层,否则会大幅降低对莎草的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