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田常见阔叶草有哪些?
阔叶杂草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威胁,常见种类包括:

- 播娘蒿:抢占土壤养分最严重的杂草
- 荠菜:种子繁殖能力极强的越冬杂草
- 猪殃殃:缠绕小麦茎秆影响透光性
- 婆婆纳:耐寒性强且根系发达
这些杂草在苗期与小麦争夺养分,抽穗期遮挡阳光,严重时导致减产30%以上。
什么时候除草效果最佳?
把握两个关键防治期:
- 冬前苗期(11月中下旬):杂草3-5叶期,抗药性弱
- 返青拔节期(2-3月):温度回升至8℃以上时
特别注意:扬花期严禁施药,避免花粉传播受阻
常用除草剂对比分析

药剂类型 | 代表成分 | 适用草种 | 见效周期 | 亩成本 |
---|---|---|---|---|
磺酰脲类 | 苯磺隆 | 播娘蒿/荠菜 | 7-10天 | 8-12元 |
双氟类 | 双氟磺草胺 | 猪殃殃/牛繁缕 | 5-7天 | 15-18元 |
杂环类 | 氯氟吡氧乙酸 | 婆婆纳/泽漆 | 3-5天 | 10-15元 |
重点提示:苯磺隆对后茬作物影响较大,双氟类需配合助剂使用,氯氟吡氧乙酸见效快但持效期短。
避免药害的3个关键
- 严格配比:使用二次稀释法,先配母液再兑水
- 关注天气:施药后6小时遇雨需补喷
- 器械专用:喷洒过玉米田除草剂的器械必须彻底清洗
个人观点:在多年田间实践中,返青期使用双氟磺草胺+苯磺隆复配剂效果最为稳定,但要注意控制亩用水量在30公斤以上。沙质土壤建议分两次施药,间隔期不少于7天。遇到异常气候时,宁可延迟施药也不要冒险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