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前我也在农资店犯过迷糊
当时江苏盐城的老田跟我说:"给稻田除草买吡嘧磺隆准没错!"结果碰上持续阴雨,稗草没除掉反而伤苗。后来植保站的人一看包装:"这是30%嘧草醚·吡嘧磺隆复配剂,水稻三叶期前根本用不得!"
主流配方速查表:
登记名称 | 嘧草醚含量 | 复配成分 | 适用作物 |
---|---|---|---|
嘧啶肟草醚·嘧草醚 | 5% | 2%双草醚 | 直播稻 |
苄嘧磺隆·嘧草醚 | 20% | 3.5%乙氧磺隆 | 移栽稻 |
五氟磺草胺·嘧草醚 | 15% | 5%氰氟草酯 | 籼粳杂交稻 |
农资店老板不会说的秘密
连云港三河农场的老张跟我算过账:同成分产品不同厂家的差价能达到380元/吨。关键要看三点:

- 原药纯度(进口>92%,国产>85%)
- 助剂类型(烷基酚乙二醇醚类效果最优)
- 悬浮率(达标值应≥90%,否则易沉淀)
他试过拿茶杯做测验:泡开药粉两小时底部沉积超过1cm的就考虑换品牌。这个方法让他三年没碰到药害事故。
雨天后打药必知的临界值
江西抚州的李师傅去年吃了大亏——梅雨季抢晴天打药5小时后突降暴雨。实测数据表明:喷洒后遭遇>10mm降水,嘧草醚的实际药效会降低40%以上。
补救措施优先级:

- 雨停立即补喷(按原浓度60%稀释)
- 联合施用甲基硫菌灵防药斑
- 启动"一喷三防"综合管理方案
操作时间窗对照:
天气条件 | 施药后安全时长 | 最低有效沉积量 |
---|---|---|
晴天无风 | ≥6小时 | 0.8μl/cm² |
阴天微风 | ≥4小时 | 1.2μl/cm² |
雷阵雨前 | ≤2小时 | 需达2.0μl/cm² |
草没死透的破解之道
上海农科院的实验数据显示:当稗草密度超过300株/㎡时,纯嘧草醚配方防效会从91%跌到68%。这时候就得掏出行家的三板斧:
① 换用40%嘧草醚WP(加界面活性剂)
② 配合机械除草(稻田水层保3-5cm深度)
③ 滴灌补施硅肥提高植株抗逆性
在嘉兴示范田做的对比试验发现:采用堆叠方案后,王志刚的南粳46水稻千粒重增加了2.3克,亩增收达167元。

看着无人机在稻田上空撒药的场景,突然发现当年觉得复杂的配药公式,不过就是"看天看地看苗情"六个字。就像老农说的:"除草剂再先进,也斗不过会观察的眼睛。"手里拿的农药登记证,或许该换成田间记录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