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香菜可能需要两次除草剂?
核心问题:香菜整个生长期只用1次除草剂够吗?
答案:香菜从播种到采收约50-70天,但杂草生长周期更短(20-30天),尤其在以下情况需二次用药:

- 苗前封闭处理失效:沙土地遇大雨冲刷(如氟乐灵被冲散)
- 苗后杂草复发:阔叶草与香菜竞争养分(如马齿苋、灰灰菜)
- 不同杂草类型:首次针对禾本科,二次防除阔叶类(如使用精喹禾灵+扑草净组合)
关键数据对比:
除草阶段 | 适用药剂 | 有效期(天) | 适用杂草类型 |
---|---|---|---|
苗前封闭 | 氟乐灵 | 25-30 | 禾本科、部分阔叶 |
苗后茎叶 | 精喹禾灵 | 15-20 | 禾本科 |
二次补防 | 扑草净 | 10-15 | 阔叶草 |
两次除草剂如何安全使用?
核心问题:两次用药间隔多久不会伤苗?
答案:至少间隔15天,且需满足以下条件:
- 苗前封闭处理:播种前5天施药(如二甲戊灵),翻土3cm混匀
- 首次苗后处理:香菜3-4片真叶期(草龄2-3叶期最佳)
- 二次补防时机:首次施药后15天,且杂草覆盖率>30%
操作要点:

- 药剂交替使用:避免抗药性(例:首次精喹禾灵,二次烯草酮)
- 剂量控制:二次用药量减少20%(如精喹禾灵苗后用量0.8ml/㎡→0.6ml/㎡)
- 天气规避:施药后6小时遇雨需补喷(但需降低浓度50%)
哪些情况绝对禁止二次用药?
核心问题:所有香菜地都能用两次除草剂吗?
答案:3类地块严禁二次施药:
- 沙质土壤:药剂易下渗伤根(如扑草净在沙土残留期长达60天)
- 弱苗地块:出苗率<70%或叶片发黄
- 混种田块:与菠菜、茼蒿等敏感作物间作
药害识别(出现即停止用药):
- 叶缘焦枯(二甲戊灵过量)
- 生长点萎缩(氟乐灵飘移)
- 根系变黑(扑草净淋溶)
常见误区答疑
问题:苗前用了除草剂,苗后还要用吗?
答案:看杂草基数——若每㎡超过20株杂草必须补防,否则减产40%以上。

问题:二次用药能否混合叶面肥?
答案:仅限氨基酸类肥(如鱼蛋白),且需现配现用。禁忌混用:
- 磷酸二氢钾(导致沉淀)
- 含钙镁的肥料(降低药效)
- 生物菌剂(活性成分失活)
香菜二次用药的本质是动态杂草管理,不是固定流程。南方多雨区建议“1次封闭+1次茎叶”,北方干旱区优先苗后一次根除。个人经验:在香菜4叶期用精喹禾灵+安全盾(解毒剂)组合,既能控草又能减少二次用药风险,比盲目打两次药更高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