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菌灵化学性质稳定,可与一般杀菌剂或者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混用,但与杀虫剂、杀螨剂混用时要随混随用。因为多菌灵遇到碱性物质容易分解,所以不能与石硫合剂、波尔多液以及其他铜制剂混用,以免降低药效或产生药害。
多菌灵属于特别容易产生抗性的杀菌剂之一,长期单一使用容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应与其他杀菌剂轮换使用或混合使用。甲基硫菌灵与多菌灵属同一类药剂,所以不宜用它作为与多菌灵轮换使用的药剂。
土壤处理时,有时会被土壤微生物分解,降低药效。如土壤处理效果不理想,可改用其他使用方法。
安全间隔期15天。
2、恶菌灵与多菌灵有什么区别?恶菌灵和多菌灵都是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用于预防和治疗作物的病害。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作用范围、杀菌机制和适用作物等方面。
作用范围方面,恶菌灵主要对单子叶植物和桃树、柿子等果树的病害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而多菌灵不仅对单子叶植物,还能对双子叶植物的病害起到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杀菌机制方面,恶菌灵作用的主要是细胞膜,可以阻止真菌的营养物质吸收和生长发育,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效果。而多菌灵则主要作用于菌丝和孢子,可以杀死真菌及孢子,同时也可以抑制真菌的营养和生长发育。
适用作物方面,恶菌灵主要适用于玉米、水稻、大麦、桃树、梨树、苹果树等作物。而多菌灵则除了这些作物,还适用于黄瓜、番茄、辣椒等蔬菜,以及棉花、油菜等农作物的防治。
恶菌灵和多菌灵在作用范围、杀菌机制和适用作物等方面存在差异。在使用时,应注意根据农作物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杀菌剂,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以防止产生不良的后果。
3、多菌酮是什么?多酮是由多菌灵和三唑酮复配而成的新型杀菌剂,具有低毒、持效期较长、内吸性较强的特点。对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及水稻纹枯病具有预防、铲除、治疗作用。
注意事项:
1.多酮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为:水稻30天,小麦21天;每个季度最多使用次数为:水稻3次,小麦2次。
2.要按规定用药量使用,否则作物易产生药害。
3.为保护蜜蜂,应避开蜜源作物开花期使用。
4.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5.使用多酮时应穿戴防护服和手套,避免吸入药液。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和饮水。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
6.喷雾应均匀周到,避免高温逆风作业。
7.多酮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有毒,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
8.建议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轮换使用。
中毒急救:
中毒症状: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经口中毒出现头昏、恶心、呕吐。不慎吸入,应将病人移至空气流通处。不慎接触皮肤或溅入眼睛,应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误服则应立即携此标签将病人送医院诊治。大量吞服时可洗胃,不能催吐。
储存和运输:
本品应贮存在干燥、阴凉、通风、防雨处,远离火源或热源。置于儿童触及不到之处,并加锁。勿与食品、饮料、饲料等其他商品同贮同运。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做他用,也不可随意丢弃。
1、本品应在水稻孕穗末期至抽穗期施药,视发病情况每隔10天左右使用一次,可连续使用1-2次。
2、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
适用作物:小麦,水稻,油菜,棉花。
产品性能:
多酮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内吸杀菌剂,对麦类病、赤霉病、锈病、纹枯病、水稻叶尖枯病、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等均有特殊防治效果。由于加入氮酮及进口杀菌剂,对作物上的真菌、细菌、病毒有很好的封闭杀灭铲除作用。是三唑酮和普通杀菌剂功效的10-20倍,本制剂高效低毒无公害,特别适用于绿色生产基地使用。
规格:100g×100袋
4、三锉酮和多菌灵区别?三锉酮和多菌灵是两种不同的农药。
三锉酮是一种杀菌剂,可以用来防治植物真菌性病害,如炭疽病和黑星病等。它的作用方式是破坏病菌细胞膜和抑制病菌细胞生长,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其使用方法一般为喷雾或涂抹在植物受感染部位。
而多菌灵则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也是用来防治植物病害。它能够控制多种真菌病害,如锈病、叶斑病、炭疽病等,以及一些细菌性病害,如疮痂病和痘痂病等。多菌灵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病原体的代谢和能量转移,从而阻止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多菌灵一般也是以喷雾或涂抹的方式施用在植物上。
三锉酮和多菌灵都是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农药,但二者所针对的病害种类和作用机理不完全相同。
5、代森锌和多菌灵的区别?1、性质不同
(1)多菌灵: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
(2)代森锌:代森锌是一种优良的保护性杀菌剂,属低毒农药。
2、作用效果不同
(1)多菌灵: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可以有效防治由真菌引起的多种作物病害。
(2)代森锌:为植物提供Zn元素,除解决缺锌的症状外,给植物增强抵抗病害的能力,从而相对地起到杀菌作用。
3、特性不同
(1)多菌灵:不溶于水,微溶于丙酮、氯仿和其他有机溶剂。可溶于无机酸及醋酸,并形成相应的盐,化学性质稳定。
(2)代森锌:有臭鸡蛋味,难溶于水,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但能溶于吡啶中,对光、热、潮湿不稳定,易分解出二硫化碳,遇碱性物质或铜、汞等物质均易分解放出二硫化碳而减效,挥发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