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多菌灵是抗病的,磷酸二氢钾是叶面肥,他们两个可以在一块使用,做叶面喷施用,效果不错
2、甲基硫菌灵用于小麦每亩用量?用于小麦每亩用量40~60克。
小麦防治赤霉病用70%甲基硫菌灵效果不错,一亩地60克够了。
?防治小麦赤霉病,掌握见花就打的原则,田间有小麦开始开花了就可以用药防治,用药时间便于掌握,而且防治效果好。 适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有氰烯菌酯、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咪鲜胺.戊唑醇、烯肟菌酯等喷雾防治,齐穗在防治一次。 小麦赤霉病防治牢记三句话: 晴天见花打; 阴天见穗打; 雨天抢前打。
3、甲硫唑醇对小麦有用吗?有用。
甲硫唑醇是一种复配制剂,它是由甲基硫菌灵和戊唑醇复合而成,具有铲除,治疗和保护作用,同时还具有促进小麦生长和根系发达的作用。我们就从它的组成成分来看看哈。
甲基硫菌灵也叫甲基托布津,是一种广谱治疗性杀菌剂,低残留,具有内吸,预防和治疗三大作用。它的杀菌机制一是在植株体内部分转化为多菌灵,干扰病菌的形成,影响细胞的分裂,导致病菌死亡。二是甲基硫菌灵可直接作用于病菌,阻碍其呼吸过程,影响病菌的产生和生长,降低发病率。
4、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区别?区别在于:
性质不同:甲基硫菌灵是一种广谱性内吸低毒杀菌剂,具有内吸、预防、治疗效果;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作物病害具有防治效果。
杀菌机理不同:甲基硫菌灵主要是内吸杀菌,也有一定的触杀效果,喷施后可干扰病菌菌丝体的形成,抑制孢子的萌发,阻碍细胞分裂;多菌灵一般通过植物内吸发挥作用,喷施后可干扰病原菌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影响细胞分裂。
稳定性不同:甲基硫菌灵对酸、碱较稳定,只有在强碱环境中才会发生化学反应,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多菌灵稳定性相对较差,在碱性溶液中缓慢分解,分解速度会随着PH值的升高而加快,在酸性溶液中会形成可溶性盐。
防治对象不同:甲基硫菌灵可防治禾谷、蔬菜、果树等作物上面的多种病害,比如麦类黑穗病,黄瓜白粉病、炭疽病,苹果轮纹病等;多菌灵可防治多种由真菌(比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比如稻瘟病、油菜菌核病、花生立枯病、甘薯黑斑病、番茄早疫病等。
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在性质、杀菌机理、稳定性和防治对象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杀菌剂是关键。
5、戊唑醇打小麦4天可以打第二遍戊唑咪鲜胺吗?戊唑醇打小麦4天,是可以打第二遍戊唑咪鲜胺。
小麦最好不要用单剂戊唑醇,要加多菌灵、咪鲜胺。用来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一般不要在小麦破口前后5一7天用,戊唑醇纯药亩用量6一8克为已,注意连继用药要间隔12一15。如果在破口期用药量过大或连继用药,会造成小麦出穗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