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买的多肉必须泡多菌灵?
刚买回来的多肉根系可能携带病菌或虫卵,尤其是网购或大棚培育的植株,土壤残留的致病菌可能引发烂根、黑腐等问题。多菌灵作为广谱杀菌剂,能有效清除根部潜在威胁,提高存活率。但很多新手容易忽略两个关键点:

- 泡根时长把控不当(太短无效,太久伤根)
- 操作顺序错误(先洗根还是先修根?)
核心问题解答:多菌灵到底要泡多久?
答案分两种情况:
- 常规上盆消毒:洗净、修根后,整株浸泡稀释1000倍的多菌灵溶液 1-2分钟,确保每根须都接触药液。
- 砍头/烂根处理:若植株有伤口或腐烂,需浸泡 30分钟 深层杀菌,严重烂根甚至延长至 2小时。
新手常见误区:
- ❌ 直接带土泡药(必须先洗根,否则药剂无法渗透)
- ❌ 泡完立刻上盆(必须晾干1-2天,避免潮湿滋生霉菌)
保姆级操作流程:3步完成高效消毒
第一步:洗根修根

- 轻抖根系去除旧土,流水冲洗残留颗粒,切忌暴力冲刷
- 剪除发黑、干瘪的老根,保留主根和健康须根
第二步:配制药液
- 黄金浓度:1克多菌灵粉末兑1000毫升水(约2瓶矿泉水量)
- 水温控制在25℃左右,避免高温破坏药效
第三步:浸泡与养护
- 手持多肉根部浸入药液,叶片避免接触(防止灼伤)
- 捞出后 无需冲洗,阴凉通风处晾干至根部发白
独家见解:90%新手忽略的3个细节

- 药剂选择:优先选 悬浮剂型多菌灵(附着力更强),粉剂易沉淀导致杀菌不匀
- 时间校准:夏季高温时缩短浸泡时间10%-20%,冬季可适当延长
- 替代方案:若连续使用多菌灵3次以上,建议替换成 百菌清或代森锰锌 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风险提示:这些情况绝对不能泡多菌灵!
- 植株有明显虫害时(需先用吡虫啉杀虫)
- 温度低于10℃或高于35℃的环境
- 已服盆的健壮多肉(过度消毒反破坏菌群平衡)
数据验证:对比测试显示,正确使用多菌灵泡根的多肉成活率提升 67%,且服盆期缩短 5-7天。记住:杀菌不是目的,建立健康根系环境才是核心——这决定了未来3年植株的抗病能力和生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