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森锰锌与多菌灵为什么要混用?
核心答案:两者混配可实现 保护+治疗双效协同,既弥补代森锰锌无内吸治疗作用的短板,又延缓多菌灵抗药性产生。

具体优势:
- 杀菌谱互补:代森锰锌对高等/低等真菌有效,多菌灵重点防治子囊菌、担子菌病害。
- 作用机制协同:代森锰锌通过抑制病菌代谢酶实现保护,多菌灵干扰病原菌细胞分裂达到治疗效果。
- 成本效益高:混配后亩均用药成本降低约30%,且减少单一药剂使用频次。
如何正确混配?记住这3个关键点
问题:代森锰锌与多菌灵混用比例是多少?
核心方案:

黄金配比:
-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推荐比例1:1)
- 或选择预混剂:20%-30%多菌灵 + 20%-30%代森锰锌的复配制剂。
混配步骤:
- 二次稀释法:先分别用少量水溶解药剂,再混合稀释至目标浓度。
- 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导致药效下降或沉淀。
注意事项:
- 禁用高温强光:超过35℃易引发药害,建议早晨或傍晚施药。
- 避免碱性物质:不可与铜制剂、波尔多液混用,间隔期需≥15天。
混配后能防治哪些病害?表格对比更清晰
适用病害对比:
病害类型 | 代森锰锌单用效果 | 混配后增效表现 |
---|---|---|
梨黑星病 | 预防为主 | 防效提升40%+ |
炭疽病 | 中等防效 | 治疗+保护双重作用 |
番茄早疫病 | 高效预防 | 延长持效期至15天以上 |
苹果斑点落叶病 | 仅限早期预防 | 中后期感染仍可控制 |
(数据来源:2/3/4/7)
重点防治对象:

- 梨树:黑星病、轮纹病、炭疽病
- 柑橘:疮痂病、溃疡病(需搭配铜制剂)
- 茄果类:早疫病、叶斑病、白粉病
常见误区与风险规避
误区1:“发病后再混用治大病”
正解:代森锰锌 仅有保护作用,需在 病害发生前7-10天 开始用药。若已发病,建议混配三唑类内吸剂(如苯醚甲环唑)。
误区2:“随意调整浓度”
正解:浓度过高易导致 幼果药斑(尤其苹果、葡萄),需严格按 70%代森锰锌800倍+50%多菌灵1000倍 稀释。
风险提示:

- 沙质土壤作物需减少10%用药量,避免锰锌离子积累。
- 安全间隔期:梨/苹果10天,柑橘21天,番茄15天。
从实际应用看,代森锰锌与多菌灵的混配是 低成本防控真菌病害的经典方案,但必须掌握精准配比和施药时机。对于细菌性病害或抗性严重区域,建议升级为代森锰锌+春雷霉素/噻唑锌等新型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