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切开草莓看颜色,正常的草莓果肉是粉红色,要么就是没有成熟的白色,而不会红白分明。2.正常的草莓,口感较硬,味道浓郁,而膨大剂草莓口感软糯,寡淡无味。3.草莓切开后里面有中空,缺少水分,果肉口感不佳,肉质较老,一般来说是打了膨大剂等激素的。4.打过膨大剂后的草莓不能隔夜,时间放久了就会变软,变成暗红色,而正常的草莓一般能过夜存放,时间久了仍然比较新鲜。
使用膨大剂的草莓切开后里面有中空,口感不好,隔夜颜色变暗,整体变软。
中空的草莓一般是使用了膨大剂。
中空的草莓是用了膨大剂,且口感不好。
用膨大剂的草莓中空,口感寡淡无味,肉质较老。
1.看内心:中空的草莓一般是打了膨大剂。2.看外形:使用膨大剂的草莓除了个头大,外形还有不规则凸起、颜色青红不均匀。3.尝一尝:使用了膨大剂草莓吃起来寡淡无味,而自然长大的草莓则甜中带酸,满口自然清香。4.隔夜:使用过膨大剂的草莓不能长久存放,一般隔夜后,排除被挤压等原因外,就会变软。
2、膨大剂的危害是什么?膨大剂,对植物可产生助长、速长作用。膨大剂,俗称“大果灵”,也叫“膨大素”,化学名称叫细胞激动素,属于激素类化学物质,中文通用名为氯吡脲,英文通用名Forchlorfenuron,英文简称CPPU(N-2-氯-4-吡啶基苯-N-苯基脲),属苯脲类物质,“膨大剂”具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大、提高坐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
我国目前已将"膨大剂"纳入农药管理范围,一共有60个产品取得登记资格,被广泛应用于柿子、甜瓜、苦瓜、葡萄、番茄、西瓜、苹果、梨、猕猴桃等。所以不要想着能不能吃了。要是不能吃,那你什么也吃不了。
膨大剂的危害人体健康是真的吗?根据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膨大剂"的主要成分氯吡脲为低毒,制剂为微毒。在通常条件下,氯吡脲降解较快,喷施到植物上24h后就有60%发生降解。
膨大剂残留检测:我国科技工作者对西瓜的代谢动态研究表明,氯吡脲在西瓜中代谢较快,半衰期为1.2~1.67天左右。使用规定剂量氯吡脲水溶液于雌花开放当天或前后1天内均匀喷洒瓜胎1次,施药后40天西瓜收获时,样品中未检出氯吡脲残留。
膨大剂危害用动物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用放射性标记的氯吡脲饲养老鼠,吸收率达100%,65%~85%存在于尿、体内组织和呼出气中,20%由胆汁分泌;氯吡脲被老鼠吸收后很快从体内排出,不存在蓄积性。
过量使用会破坏口感外观,判断一种化学物质是否有毒、是否对健康产生影响,得和剂量联系在一起。"膨大剂"有其用药期、剂量和方法,使用不当或者擅自提高剂量,会导致瓜果因局部浓度过高变得形状奇怪、口感不好。比如西瓜肉中出现黄色或者白色的空心部分、草莓果肉空心、猕猴桃又硬又酸等。
虽然说用残留检测与动物实验证明了膨化剂对人体健康并不存在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使用过量的膨大剂则还是会有一定危害的。所以在我们购买一些农作物时,要选择外观正常的,如果打开后发现情况不对(最熟悉的是西瓜打开后出现白色、黄色空心现象),或是口感不对,最好不要食用。
3、草莓保效灵用过量了会怎样?但如果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会引起果实畸形、裂果、掉果等药害现象。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证明膨大剂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多效唑过量会对草莓有强的抑制作用,而且还能造成减产。可以喷施赤霉素。赤霉素具有解除多效唑对草莓抑制作用的效果,叶面喷布20毫克/升赤霉素溶液后,在一周左右即可见效。
4、药材膨大剂量用超量怎么样?1、膨大剂过量使用会破坏口感外观,判断一种化学物质是否有毒、是否对健康产生影响,得和剂量联系在一起。
膨大剂有其用药期、剂量和方法,使用不当或者擅自提高剂量,会导致瓜果因局部浓度过高变得形状奇怪、口感不好。
比如西瓜肉中出现黄色或者白色的空心部分、草莓果肉空心、猕猴桃又硬又酸等。
2、虽然说用残留检测与动物实验证明了膨化剂对人体健康并不存在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使用过量的膨大剂则还是会有一定危害的。
所以在我们购买一些农作物时,要选择外观正常的,如果打开后发现情况不对(最熟悉的是西瓜打开后出现白色、黄色空心现象),或是口感不对,最好不要食用。
5、草莓天冷了可以打膨大剂吗?不能,打了膨大剂吃了之后对人身体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