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地头总能听见新手小白们嘀咕:"这二甲戊灵和草甘膦要是能掺着打,今年得省多少工夫啊!"就跟短视频总推的"新手如何快速省工除草"教程似的,这农药混用可真是个技术活。去年山东寿光的大棚户老李就栽过跟头——把俩药倒一桶里喷完,黄瓜苗长得跟鸡爪似的。可你别说,安徽亳州的陈姐去年混用成功,硬是省了两趟工。这到底咋回事?

先说 :能混,但得讲究门道! 就跟炒菜放盐似的,放早了齁嗓子,放晚了没滋味。
为啥总有人想把这哥俩凑一对?
- 省工省时:单打二甲戊灵封不住阔叶草,打完草甘膦还得防着伤苗
- 省钱:河南老李算过账,省下的油钱够买袋化肥
- 除草效果互补:一个管小草封地,一个灭大草
但这里头藏着三个要命的坑:
- 浓度超75%就起反作用(山东农药所2025年数据)
- 水温超30℃会结豆腐渣(江苏植保站通报)
- 打药顺序错一天,庄稼毁一年
正确的打开方式
记住这个"三三制"口诀:

- 三分地试验:先在田埂边试两三平米
- 三天观察:重点看新叶长势
- 三次稀释:
- 先装1/3水
- 倒草甘膦搅匀
- 慢慢加二甲戊灵
- 补足水量(切记别用井水!)
具体参数这么把控:
关键指标 | 标准值 | 超标后果 |
---|---|---|
间隔期 | 7天 | 药效降19% |
水温 | 25℃ | 结絮沉淀 |
浓度 | 单剂70% | 拮抗作用 |
新手最常踩的五个雷
- 现配现用:广西甘蔗农场的教训,提前2小时配药效果打八折
- 乱加叶面肥:浙江农科院建议最多加5%腐殖酸
- 不看墒情:土壤含水量低于30%时就是个摆设
- 雾化过度:喷头孔径别小于0.8mm
- 雨后补喷:小雨要补,大雨得重来
去年辽宁朝阳的老刘在葡萄园混用,新梢软得能打结。后来发现是草甘膦的渗透剂破坏了二甲戊灵成膜效果。这案例给咱提了个醒:混用不是简单的一加一。
灵魂拷问时间
问:混用后出现鸡爪叶咋整?
赶紧喷芸苔素内酯+腐殖酸,三天一次连喷两次。去年河北邢台棉农就这么救回来八成收成。

问:能和其他除草剂玩三匹吗?
千万别!加了二甲四氯就是找死,但加有机硅助剂能增效。
问:地膜覆盖咋操作?
记住这个口诀:先打药→盖膜→三天后打孔播种。新疆棉区2025年的成功案例就是这么干的。
要我说啊,这俩药就跟两口子过日子似的。能过到一块去,但得讲究方式方法。新手小白要是拿不准,宁可多跑两趟也别瞎折腾。地里的庄稼不会说话,咱得替它们把好关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