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但见效时间会比较长。冬天低温下杂草死亡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
草甘膦是灭生除草剂中用量最大的,低温效果不理想。低温下如加入二甲四氯或者24滴异辛酯,效果会不错。
低温期除草剂的巧妙施用技术:
低温期施用除草剂药效释放慢,杂草对的吸收能力下降,防效降低。对此,生产上除选用对路药剂外,在施药技术上还应掌握以下几点。?
看准天气用药 秋冬季气温下降后常伴有大风天气,不利于除草剂药效发挥,应抓住晴天温度相对高的时段施药,此时杂草的生理代谢比较旺盛,有利于在体内传导,除草效果好。进入越冬期才施药,很难杀死杂草,尤其是含异丙隆的除草剂,在温度低时使用可能对麦苗造成冻药害。?
施药周到均匀 严格掌握施药浓度,以提高除草效果。不要随意减少用水量,以确保施药周到均匀,防止产生药害。?
加入氮肥提高防效 在麦田施用2甲4氯等药时,混入适量尿素等氮肥,可以显著提高防效。其作用机理是,尿素等肥料可以降低除草剂药液表面的张力和pH值,增强附着力
2、草甘膦中午打好还是傍晚打好?草甘膦属于茎叶吸收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主要是防除荒地、铁路、医院、宾馆等场所的杂草,是通过茎叶吸收内吸传导到根部,使根系腐烂死亡。死草较慢,一般情况下都是3-5天咋办出现药害,7-10天死草。草甘膦对温度敏感,施药最好是在上午十点之前(露水落后)或下午四点后喷施。所以还是傍晚打草甘膦防除杂草为好。
3、低温草甘膦有哪些?低温草甘膦有草甘膦乙羧·草铵膦只要有光照条件,温度超过4℃以上,就能发挥较好的除草效果,是目前最耐低温的灭生性除草剂,是早春和秋后除草的最佳除草剂。及其盐是亲水性的,具有强极性,与亲脂性的植物叶面没有亲和性,一般需要在增效剂的作用下,通过实现在茎叶面上铺展、茎叶表皮渗透和吸收以及植物体内的传导3个过程,方能起到其应有的生物活性,发挥药效。
草铵膦属于灭生性触杀型除草剂,可以用于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双子叶及禾本科杂草,例如看麦娘、马唐、稗、狗尾草、野小麦等。
4、草甘膦加2.4D对作物有何影响?草甘膦加2.4D,有这样的混配剂,叫滴酸-草甘膦。它俩混合,加大了药效,加快了除草的速度,但同时也加大了飘移造成的药害风险,使用时一定要慎重。分别来看看草甘膦,2.4D,及混配制剂这三种农药。
一,草甘膦
草甘膦大家都很熟悉了,是一有机磷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广谱灭生性,是凡绿皆杀型除草剂,没有任何选择性,什么单子叶,双子叶,什么一年生还是二年生,什么禾本科还是灌木等等,只要你是绿色植被,统统皆灭。
绿色植物吸收草甘膦后,在体内向下传导至根系,根系腐烂而导致植株枯亡。时间会较慢,得3–5天才可见效,如果温度低,土壤干旱,枯亡时间更慢更长。
草甘膦的除草效力相比较而言,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要差一点。
二,2.4D
2.4D全名应对2.4-滴丁酯,苯氧乙酸激素型农药。它具有双重性,低浓度下可作为生长激素用,可促进作物的生长。如用5%的2.4D?防落素?赤霉素,可以用来给西红柿蘸花,促进坐果,稍高浓度会造成作物作物果实的畸形,更高就成了选择性除草剂了。
你所说的2.4D同草甘膦的混用,应该就是高浓度的2.4滴丁酯除草剂,一般含量是57%,72%和84%等各种高含量剂型。
高含量的2.4滴丁酯具有较强的内吸传导性,主要用于苗后茎叶处理,穿过角质层和细胞膜,最后传导至各部位,在不同的部位对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植物的顶端抑制核酸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使生长点停止生长,幼嫩叶片不能伸展,抑制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而传导到植物下部的药剂,使植物茎部组织的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增加,促进细胞异常分裂,根尖膨大,丧失吸收能力,造成茎秆扭曲,畸形,筛管堵塞,韧皮部破坏,有机物运输受阻,从而破坏植物正常的生活能力,最终导致植株枯亡。
2.4-滴丁酯登记一般是小麦田内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对棉花,油菜,向日葵,瓜类,豆类等阔叶作物十分敏感。
三,二者混配
我上面已经说了,草甘膦虽然凡绿皆灭,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杂草抗药性的增加,草甘膦对某些阔叶杂草的防效在下降,效果差一点。如打碗花等,对草甘膦就很有抗性,但对2.4D-丁酯却极敏感,所以它俩混用,可增加对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且对防除禾本科杂草无影响。
再就是加块了出草的速度,它俩混用比单用草甘膦除草,时间可缩短一天左右。
四,混用注意事项
1,施药时防止药液的飘移,切勿飘移到柑橘树幼嫩茎叶及附近的作物田,以免发生药害。
2,为减缓杂草的抗性,注意与其它农药混用。
3,在微风或无风,气温15–28℃的晴天施药,用标准喷雾器压低喷头或减压喷雾,使用时注意风向。100米内或下风种植阔叶作物,慎用混合物。
4,施药后5天内禁止放牧,割草和翻耕土地。
草甘膦和2.4D的复配是一种非常好的配方,正常情况下混配(2%),对作物的影响不大,残留期不是太长,但如果过量使用,2.4-滴丁酯的残留会对阔叶作物产生扭曲中毒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