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防治:
1、因地制宜改革耕制度,在单、双季稻混栽地区,尽量压缩单季稻种植面积,减少桥梁田。
2、品种合理布局,实行同品种、同生育期的水稻辖连片种植,避免插花种植。
3、加强肥水管理。使水稻前期不猛发披叶,中期不脱肥落黄,后期不贪青晚熟,增加耐虫能力。
4、改进栽培技术。
5、选育高产抗虫品种。
二、人工物理防治:
灯光诱杀。扑灯的成虫80%以上是雌的。而且多为怀卵的。灯光诱杀可在6月下旬至8月分成虫盛发期进行。人工捕杀。用捕虫网或拖网捕杀。
三、化学防治:
喷施2.5%的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2000倍,或90%敌百虫原液800倍,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0.5%藜芦碱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使用药物防治的时候应当注意从周围到中间环绕喷药,并在中间部分加大用药量,对大田周围杂草地要及时清理,并用药物喷洒。
2、阿维菌素可以配吡虫啉和苏云金杆菌三种药混合吗?可以与吡虫啉混合使用。苏云金杆菌可以和阿维菌素、氟铃脲、吡虫啉、杀虫单、川楝素、杀虫双、灭多威、灭虫脲、高效氯氰菊酯、抑太保、苦皮藤、氰戊菊酯、敌百虫、硫丹、乙酰甲胺磷等杀虫剂以及三唑酮、井岗霉素、甲基托布津、福美双等杀菌剂混合使用。
苏云金杆菌没有安全间隔期限制,但为了保证安全,最好在用药后3-7天再食用。
3、防治稻叶蝉用什么药好?防治水稻叶蝉,可以选用吡蚜酮、烯啶虫胺、噻虫嗪、啶虫脒、吡虫啉、异丙威、灭多威、乙酰甲胺磷等药。
生产上可以结合穗期防治稻飞虱等害虫,用药防治稻叶蝉。对各种稻飞虱和稻叶蝉防效均较好的药有吡蚜酮、烯啶虫胺、异丙威、毒死蜱等。
生产上可以将异丙威等速效性好的药,与持效期长、具内吸传导性的吡蚜酮、烯啶虫胺等药混用。
4、吡虫啉能和哒螨啉混用吗?虫螨腈不能和吡虫啉、哒螨灵等农药一起混用,否则会影响药效,但能交替使用,这样可以减缓抗药性的产生。虫螨腈有一定的杀卵作用,可以在害虫的产孵高峰,或卵孵高峰进行喷雾,这样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低龄幼虫期或虫口密度较低时,每亩可用10%除尽悬浮剂30毫升或30%虫螨腈进行防除。
一、虫螨腈不能与什么杀菌剂混用
1、虫螨腈不能和吡虫啉、哒螨灵等杀菌剂一起混用,否则会影响药效,但可以交替使用,这样能减轻抗药性的产生。使用后用剩的药液不可以倒入水源及鱼塘内,这样会对鱼类产生毒性,菜地中每茬莱最多可喷2次虫螨腈,而且中间需要间隔10天左右。
2、虫螨腈有一定的杀卵作用,结合害虫的预测预报,使用时一定要在害虫的产孵高峰,或卵孵高峰进行喷雾,这样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由于虫螨腈在植物体内具有良好的局部传导性,可以从叶片的一面渗透到另一面,所以它对害虫取食叶片的背面也有同样效果。药后1-3天内防效可以达到90-100%,药后15天药效都可以稳定在90%。
3、低龄幼虫期或虫口密度较低时每亩可用10%除尽悬浮剂30毫升或30%虫螨腈防治害虫,虫龄较高或虫口密度较大时每亩可用40-50毫升,加水进行喷雾。由于虫螨腈是低毒型农药,在给作物使用时次数不能太多,而且一定间隔一些时间再使用,以免作物产生抗药性。虫螨腈在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间隔期暂定为14天,在黄瓜、莴苣、烟草、瓜菜上一定要谨慎使用。
二、虫螨腈使用注意事项
1、西瓜、西葫芦、苦瓜、甜瓜、香瓜、冬瓜、南瓜、吊瓜、丝瓜等作物对虫螨腈比较敏感,所以这些作物不能使用该药剂。一定要避免在高温时间、开花期、幼苗期用药,它对水生生物有毒性,所以也不能在水稻上使用。
2、虫螨腈有杀虫谱广性,经试验表明,虫螨腈对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等70多种害虫都有很好的防效,比如蔬菜抗性害虫中的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美洲斑潜蝇、豆野螟、蓟马、红蜘蛛等。虫螨腈属于仿生农药,用药1小时就可以杀灭害虫,而且也不用担心会有残留,只要控制好剂量残留的药液就会很少。
3、虫螨腈的适用范围比较广,可用于蔬菜、果树、观赏植物等,而且还能广泛用于防治棉花、蔬菜、柑桔、葡萄和大豆等多种作物上的害虫和螨类,药效比灭多威、乙酰甲胺磷等常规药剂高4-16倍。也可用于防治白蚁,与其它杀虫剂作用机理不同,虫螨腈没有交互抗性,对抗药性严重的害虫同样具有高效作用,特别是对于有机磷、氨基甲酸脂、菊酯、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和螨类防效很好。
5、蝽蟓用哪种农药治?蝽蟓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可以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上大量繁殖,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常用的治理蝽蟓的农药有多种,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农药:
1. 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是一种常用的杀虫剂,可通过口服和接触杀死蝽蟓。使用时应注意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和方法使用,防止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
2. 苯噻嗪:苯噻嗪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虫剂,可以有效地控制蝽蟓、蚜虫等害虫。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3. 噻虫嗪:噻虫嗪是一种新型杀虫剂,对蝽蟓、蚜虫等害虫有很好的杀灭效果。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农药时应遵循安全、环保的原则,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和方法使用,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也可以采用物理、生物等非化学治理方法,如利用天敌等生物控制蝽蟓的繁殖,或采用覆盖、灌溉等物理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