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蔗农的虫害阻击战
去年七月,广西崇左的黄叔发现自家甘蔗心叶发黄卷曲,三天内蔓延整片蔗田。错用敌敌畏导致蚯蚓集体死亡,土壤板结让甘蔗减产三成。这事儿提醒咱:甘蔗杀虫要分阶段、看对象,选错农药毁一季!
一、苗期护心战(下种-分蘖)
重点对象:蔗螟、蔗龟、
推荐武器:
避坑贴士:

苗期慎用毒死蜱!4提醒:过量使用会抑制根系发育,建议改用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安全间隔期仅7天。
二、拔节保卫战(伸长期)
重点对象:条螟、二点螟、绵蚜
黄金组合:
害虫类型 | 白天方案 | 夜间方案 | 适用器械 |
---|---|---|---|
钻心虫 | 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30ml/亩 | 苏云金杆菌500倍液 | 无人机飞防(5) |
绵蚜虫 |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 10%吡虫啉+有机硅助剂 | 电动喷雾器(7) |
实战案例:

南宁黄姐的妙招:伸长期用18%杀虫双水剂200ml+40%毒死蜱乳油100ml,兑水60kg隔行喷施,既防螟虫又杀蚜虫,成本节省15%(4)。
三、宿根管理战(砍收后)
隐形杀手:蔗根锯天牛、白蚁
地下特攻队:
- 辛硫磷颗粒剂:每亩3kg拌土深翻,专治越冬幼虫(1)
- 毒死蜱:砍蔗后熏蒸蔗桩,杀虫率91%(3)
- 石灰氮消毒:50kg/亩撒施,既杀菌又驱虫(6)
注意事项:

宿根田禁用呋喃丹!7强调:该药易造成土壤残留,建议换用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对环境更友好。
四、特效药对比表
药剂名称 | 防治对象 | 亩成本 | 安全期 | 适用阶段 |
---|---|---|---|---|
氯虫苯甲酰胺 | 螟虫、蔗龟 | 18元 | 7天 | 全生育期 |
噻虫嗪 | 蓟马、绵蚜 | 15元 | 5天 | 苗期-拔节期 |
阿维菌素 | 红蜘蛛、蚜虫 | 22元 | 3天 | 高温季节慎用 |
溴氰虫酰胺 | 钻心虫、象甲 | 25元 | 10天 | 中后期 |
老蔗农的三条铁律
- 轮换用药是王道:连用3年氯虫苯甲酰胺,防效从95%跌至60%,今年改溴氰虫酰胺+甲维盐,虫口密度降八成(5数据)
- 时辰决定成败:清晨喷内吸性药剂(如噻虫嗪),傍晚用触杀型(如敌杀死),顺应虫子作息(3经验)
- 混配讲科学:吡虫啉+毒死蜱=药害,吡虫啉+乙基多杀菌素=黄金搭档(7配方)
记住,甘蔗杀虫就像治病——苗期要"预防",中期要"猛药",后期要"调理"。照着这份指南走,保你蔗田绿油油,秋后甜滋滋!遇到拿不准的虫害,记得到当地农技站要张"病虫情报",比盲目用药强百倍(7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