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蚜虫主要是在豆角的幼嫩部位吸食汁液,严重的话会导致豆角生长缓慢、叶片畸形、叶片萎黄、甚至死亡。以下是治疗豆角蚜虫的几种方法:
1. 手动捕捉:可以用手将蚜虫捏死或者用喷水器将其冲走。
2. 拌配菜香剂喷雾:将大葱、辣椒、蒜磨成泥,加水搅拌均匀后喷在植株上,能够有效防治蚜虫。
3. 喷洒石硫合剂:选用石硫合剂50%可湿性粉剂,每亩用水30-50升,加入适量草甘膦,充分搅拌后喷洒于病株上,每天坚持喷2次。
4. 喷洒杀虫剂:可以使用有机磷类杀虫剂,如敌百虫、毒死蜱等,或者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百菌清、虫螨清等,但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护措施。
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及时拔除早期受害的植株,减少蚜虫的滋生。
2. 定期清除落叶和杂草,保持田间整洁,减少蚜虫和其他害虫的滋生。
3. 适时为植株施肥,增强豆角的抵抗力。
4. 使用黄色粘虫板或者黄色胶带将蚜虫诱捕或者粘住,从而减少蚜虫的数量。
2、防治蚜虫用什么药最好?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烯啶虫胺等。可以用来防治一般抗性的蚜虫,有内吸杀虫的效果。要注意啶虫脒不适宜在低温情况下使用。
菊酯类杀虫剂: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联苯菊酯等。这类药剂杀虫谱比较广,对蚜虫有一定效果,但是一般不单用,建议复配烟碱类杀虫剂一块使用,比如高氯.噻虫嗪等。
吡蚜酮,这个成分对蚜虫效果不错,这几年尤其是在桃蚜上用量比较大。它属于吡啶类杀虫剂,有较好的内吸触杀杀虫效果,害虫接触药液以后,会停止取食逐渐死亡,杀虫速度偏慢。实际使用时,也不建议单独使用,可以复配烯啶虫胺等。
3、黄粉蚜最佳防治措施?1、在黄蚜虫未发或初发时选用10%烯啶虫胺(世佳)1000倍;或40%啶虫脒(更猛)2500倍;或70%吡虫啉(世佳)4000倍;或70%吡蚜酮(恒田)20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
2、在黄蚜虫普遍发生时,选用10%氟啶虫酰胺(隆施)1300倍;或22%噻虫·高氯氟(阿立卡)1000倍;或50%氟啶虫酰胺(可立施)3000倍;或70%吡蚜酮(恒田)2000倍;或46%氟啶·啶虫脒(力作)40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需要说明的是,在防治时最好使用两种及以上药剂配合施用,以及添加怀农特500倍或水动力3000倍液效果更佳。使用前还要对农药进行二次稀释,然后均匀的喷洒在西瓜叶片的正反面,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4、咋治腻虫?蚜虫俗称腻虫,属于同翅目害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密集在蔬菜幼苗、嫩叶、茎和近地面的叶背,刺吸汁液。被害的植株枝叶发黄变形,花蕾败坏,花期缩短,花容减色,严重时植株萎蔫死亡。
1.农业防治。在耕作制度上,尽量实行轮作、避免连作。在前一茬蔬菜收获后,要及时翻耕晒垄,清除田间杂物,以减少蚜虫源。蚜虫喜食碳水化合物,在蔬菜栽培过程中,要多施用腐熟的农家肥,尽量少用化肥,尤其不能一次性施肥过多,避免蔬菜叶片过于浓绿和徒长。如果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骤增,蚜虫就会在短时间内暴发成灾。
2.天敌治蚜。蚜虫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七星瓢虫、异色瓢虫、草蛤、食蚜蝇及蚜真菌,注意保护这些有益的天敌并加以利用,即可消灭大量蚜虫,将蚜虫的种群控制在不足以造成大面积为害的数量之内。当田间蚜虫不多而天敌有一定数量时,不要施用农药,以免伤害天敌、破坏生态平衡。当蚜虫为害达到防治指标需要用药时,也应在植株的受害部位用药,如植株的生长点、嫩叶、幼茎、叶背等,做到有的放矢,充分保护天敌。
3.黄板诱蚜。有翅成蚜对黄色、橙黄色有较强的趋性,生产中可制作15厘米×20厘米大小的黄色纸板,并在纸板上涂一层10号机油或治蚜常用的农药,将黄纸板插或挂在蔬菜行间与蔬菜顶端持平。机油黄板诱满蚜虫后要及时更换,药物黄板可使蚜虫触药即死。
4.银灰膜避蚜。蚜虫对银灰色有较强的规避性,可在田间挂一些银灰色塑料条或用银灰色地膜覆盖蔬菜。
5.尿洗合剂灭蚜。将尿素、洗衣粉、清水按4∶1∶400的比例制成尿洗合剂,均匀、细致地喷于叶片正反两面,每亩喷药液60公斤,连喷2~3次。喷施尿洗合剂不仅对蔬菜蚜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具有叶面施肥促生长的功效。但尿洗合剂要现配现用,以防尿素挥发失效。
6.植物灭蚜。(1)烟草磨成细粉,加少量石灰粉撒施;(2)辣椒或野蒿加水浸泡一昼夜,过滤后喷洒;(3)蓖麻叶粉碎后撒施,或与水按1∶2浸泡后煮10分钟,过滤喷洒;(4)桃叶浸于水中一昼夜,加入少量生石灰,过滤后喷洒。
7.植物驱蚜。如韭菜挥发的气味对蚜虫有驱避作用,所以将韭菜与其他蔬菜搭配种植,可降低蚜虫的密度,减轻蚜虫对蔬菜的为害程度。
5、蜜虫怎么防治最有效?蜜虫主要是指蚜虫和白粉虱,防治方法如下:
1.机械防治:利用高压水枪、刷子等工具清除蜜虫,可以减少蜜虫的数量。
2.化学防治:可以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如吡虫啉、氧化乐果等,但需要注意使用剂量和时间,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影响。
3.生物防治:可以使用天敌如蚜茧蜂、寄生蜂等,或者使用微生物如白僵菌等进行防治,可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环境和人体无害。
4.农艺防治:通过调整植株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态,增强植株的免疫力,可以减少蜜虫的发生和繁殖。
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方法,可以达到最有效的蜜虫防治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