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
氰霜唑和十杀菌剂是两种不同的杀菌剂,其中氰霜唑主要应用于防治真菌性病害,而十杀菌剂主要应用于防治细菌性病害。
睛虱螨脲和虫螨脲则是两种不同的杀虫剂,分别用于防治螨类害虫和半翅目、鳞翅目等害虫。这四种农药的成分和作用机理不同,它们不能混合使用。因为混合使用可能会导致药效降低,药物残留量增加,同时也会增加生态风险和人身健康风险。
2、红薯苦虫和死藤用什么药?红薯苦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其喜好寄生在红薯或甘薯上,会导致叶子黄化、枯萎甚至死亡。对付红薯苦虫可选用敌敌畏、乙醛肟、氯硝柳胺等杀虫剂进行喷洒处理。
死藤又称为牵牛花,它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病害的侵袭。植株叶片开始逐渐枯黄、干枯后,凋谢掉落,导致程度严重时整株死亡。在植物叶面出现明显的细菌性斑点、环形红斑等病菌症状时,可选用草酸铜、硫酸铜、多菌灵等农药进行打喷。
在使用任何农药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切勿直接触摸和吸入农药,避免和家禽、家畜接触。同时,也应注意正确的浓度和喷洒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杀虫、杀菌效果。
3、杀龙虱最快的方法?使用农药除虫剂因为农药除虫剂能够迅速杀死龙虱,比如氧乐果、吡虫啉等有效成分,只需在植物表面喷洒几次,即可消灭大部分的龙虱。除了使用农药除虫剂,还有一些自然方法可以防治龙虱,如种植防虫植物、使用烟草水泡液喷洒等,虽然效果不如农药明显,但却是环保健康的方法,可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同时,在使用农药除虫剂时,应严格遵守使用说明,不要过度使用,以免对植物和环境造成伤害。
4、米蕉病虫害要用什么药?一、多菌灵
?理化性质纯品为白色晶体,原粉为浅棕色粉末,常温下贮存两年,对酸碱不稳定,对热稳定。
? 毒性属低毒杀菌剂,对鱼类和蜜蜂低毒。
?作用特点:属苯并咪唑类,是一种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对多种子囊菌和半知菌有效,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共主要作用机制是干扰真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人而影响组织分裂。剂型50%可湿性粉剂和25%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可防治花果炭疽病、镰刀菌枯萎病。果园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果穗,对炭疽病有预防效果;镰刀菌枯萎病则用800―1000倍液灌根,成年植株灌药量为300―500毫升,在离蕉头30―50厘米处淋根。
二、灭病威
理化性质:由有效成分(多菌灵20%、硫磺20%)、助剂和水等组成,外观为灰白色带浅的可流动悬浮液体,pH值为6~8。
?毒性原药是多菌灵和硫磺,灭病威悬浮剂属低毒杀菌剂。
?作用特点:是多菌灵和硫磺混合而成的广谱杀菌剂,它对多菌灵和硫磺能防治的病害均有效,而且还有增效作用和延缓病菌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剂型40%悬浮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可用于防治黑星病、叶瘟病、十斑病。大田防治黑星病时可用灭病威600―800倍液在病害发生期或雨季进行叶面喷雾,喷及果实时每隔15天施药1次,喷2―3次;大棚植苗喷雾则用800-l000倍液叶面喷雾。
三、百菌清
? 理化性质:外观为白色至灰白色疏松粉末,悬浮率大于50%,pH值为5.5~8.5,常温贮慈定期至少两年。
毒性属低毒杀菌剂,但对人约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少数人有过敏反应;对鱼有毒,施药要远离池塘。
?作用特点:是一种非内吸性广谱有机氯杀菌剂。主要作用是防山植物受真菌的侵染,起预防的作用,治疗作用低,药效稳定,残效期长,百菌清没有内吸传导作用。不会从喷药部位和根系被吸收。剂型75%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主要防治对象是黑星病,雨季发病期或香蕉断蕾期套袋前采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果穗及叶片,雨季叶片发病期可连续施药3―4次,施药间隔10~15天。
5、温度低时杀蚜虫用什么?蚜虫种类多,寄主广,繁殖速度快,在茄果类蔬菜上为害的主要有桃蚜、萝卜蚜。以成蚜和若蚜群集于叶片、嫩茎、嫩梢或花梗上刺吸汁液为害。
苗期被害,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卷缩、直至枯死;成株期被害,叶片卷缩,影响开花结果。
蚜虫仅通过其口器取汁液直接为害,而且会传播病毒,产生更大的为害。
蚜虫在江南地区一年发生30代左右,主要以卵或无翅雌蚜或若蚜在杂草上越冬,翌春3月随着气温回升,开始孳生繁殖,5月上旬为繁殖高峰;7~8月高温季节,蚜虫便由无翅蚜变成有翅蚜,迁飞到生长于阴凉处的杂草上越夏;8月以后,气温下降,杂草老化,又回到作物上危害;12月开始蚜虫便以卵或若蚜在大棚内的杂草等处越冬。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及时清除杂草及残物。结合间苗拔除虫苗;蔬菜采收后,及时处理田边地头杂草,清除残枝败叶,这样可消灭部分蚜虫。
对大棚等设施栽培者,应在蔬菜收获后及时处理棚内残留茎叶,带到棚外烧毁,做到棚室清洁,使其不能越夏和越冬。
(2)银灰膜避蚜。
银色光对蚜虫具有驱避性,在生产上可采用银色薄膜覆盖来降低虫口密度,减轻蚜虫的为害。
可在播种或定植前,在苗床作为铺设宽约15厘米的银灰色塑料薄膜,苗床上方挂银灰色薄膜条,可避蚜防病毒病。
大棚栽培区可在大棚四周或棚内悬挂银灰色薄膜条或覆盖银灰色地膜,以拒避蚜虫,减少有翅蚜迁入传毒。
(3)黄板诱蚜。
利用蚜虫对黄色的趋性,利用黄板诱杀。每667平方米放12厘米×20厘米的黄板6~7块。
在蚜虫发生初期,将黄板涂机油后置于保护地内,高出植株,诱杀成虫。
(4)药剂防治。
由于蚜虫还能带毒传病,故药剂防治应掌握“见虫就防,治早治少”的原则。药剂防治可采用药剂喷雾和大棚药剂熏蒸的方法。
药剂喷雾:在约10%植株有蚜虫少量发生时,即应及时喷雾。喷雾要细致周到,重点喷叶背、嫩茎、嫩芽,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每次每667平方米喷药液50~70千克。
常用的药剂有50%辟蚜雾(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10%多来宝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20%蚜克星乳油(试制品)1000倍液,或25%菊乐合剂2500倍液,3%莫比朗乳油1000~1500倍,10%吡虫啉(康福多、蚜虱净、大功臣、一遍净)3000~4000倍液,10%氯氰菊酯(兴棉宝、灭百可)乳油2000~4000倍液,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20%灭扫利(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50%马拉松乳油1000~1500倍液。这些农药应交替使用。
大棚药剂熏蒸:于傍晚闭棚前,在棚内放一盛有锯木屑或碎干草的花盆,内洒上敌敌畏,每667平方米大棚约需80%敌敌畏乳油0.25~0.4千克,用烧红的煤球点燃熏蒸,使烟雾弥漫全棚。
也可用杀蚜烟剂1号或22%敌敌畏烟剂,每667平方米均为0.5千克进行熏蒸。



